十一月初十,遼東傳來軍情捷報。
在遼東總兵李成梁統籌、商貿使沈懋學的謀劃布局與帶領下,遼東邊軍在新安關市集全殲土蠻部落二百八十五人。
小萬歷與朝堂百官聞聽此消息,都甚是興奮。
當下,大明的對外政策是:不引戰但也不懼戰。
得益于朝廷政策的強硬,張居正給予邊將的指示強硬,才使得大明北境之軍無所畏懼,敢打敢殺。
類似土蠻族這樣天生反骨的部落,唯有痛擊,才能使得他們心生畏懼,才能令邊市穩定,令北境太平無戰。
當即,小萬歷便下旨對李成梁與沈懋學進行了表彰與厚賞,并命廠衛們將此事迅速傳到民間。
李成梁北境殲賊在百姓心中不算新鮮事。
但大明萬歷五年的狀元郎、名滿天下、甚至手無縛雞之力的大儒沈懋學以自己為餌,帶領邊軍,執行滅賊行動,在保護市集正常運行的同時,還能全殲土蠻入侵者,那就是大新鮮事。
此宣傳,不但能揚大明國威,還能令大明許多讀書人更愿意投身軍伍之中,建功立業。
故而朝廷必然會大力宣傳此事。
……
十一月十二日,午后。
天氣陰寒,北風呼嘯,不多時,一場大雪便席卷了整座北京城。
翰林院侍講學士廳內。
自認身體強壯,不喜屋內點炭盆的沈念,冷得都不由得命人點上了炭盆。
廳外。
大雪如鵝毛一般,紛紛揚揚,眨眼間便是一片雪白。
往昔,年底下雪皆是吉兆。
官員們都會上奏賀瑞雪,但近兩年,冬季甚寒,一落雪,便是大雪,直接就造成了雪災。
今日這場雪,醞釀許久,來勢洶洶。
足以使得道路斷絕,漕運停滯,糧價飛漲,甚至導致許多底層百姓凍傷凍斃。
一個時辰后,雪越下越大,天氣也愈加寒冷。
坐在廳內處理公文的沈念,先是收到小萬歷命內侍送來的兩個紫銅手爐、兩筐紅籮炭(御炭,無煙、火力強、耐燒)。
然后又相繼收到了內閣命人送來的一個錫炭盆、一套精致茶具。
還有禮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王錫爵命人送來的三筐桴炭(雜木燒制,煙量少于普通木炭)。
朝堂百官,無一人有此待遇。
此乃對沈念總能為朝廷出謀劃策的獎勵,特別是對其剛剛解決李太后與小萬歷矛盾的獎勵。
翰林諸官皆羨慕不已,但又覺得此乃沈念應得的賞賜。
……
近黃昏,放衙時刻。
雪深盈尺,且仍在下。
沈念離開翰林院后,覺得馬車不一定有步行快,當即換上便服,與阿吉一同走在滿是積雪的大路上。
阿吉手提布袋,里面裝著兩個紫銅手爐。
沈念有錫炭盆足矣。
這兩個御賜的精致紫銅手爐,他準備一個送親娘,一個送愛妻。
此刻的京師,白茫茫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