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言以蔽之:高拱的近兩萬字遺言,八成內容都在言張居正與馮保之罪。
此篇遺言的最后還注明,此文乃是高拱萬歷元年十月大病痊愈后所書,原稿由其過繼之子高務觀保存。
最后一頁,還有一行小字:此版印制六千冊。
沈念看完后,額頭上已滿是密密麻麻的汗珠。
他因撰寫起居注和編撰史冊,是通讀過隆慶皇帝登基到小萬歷登基后發生的所有事情的。
此遺言所描述的很多內容,皆有史可依,并且文字風格完全就是高拱的風格。
沈念已相信,這應該就是高拱的遺言,且這份遺言是被人刻意傳到京師的。
此時。
沈念能看到這份遺言,說明其已經傳播開來了。
司禮監與內閣大概率也已經看到了這份遺言,或者說很快就會看到。
沈念對這份遺言的一些內容是不可信的。
因為遺言中,高拱自認白璧無瑕,一心為國,而張居正與馮保都是小人,他的主觀看法太多。
但是,這畢竟是遺言,畢竟有虛也有實。
出于同情,出于很多士大夫對新政的反對,他們更愿意相信高拱所言為真。
若傳播到民間,絕對足以將張居正與馮保的名聲搞臭。
這一招太厲害了!
此事非常棘手,難以處理的程度遠遠高于劉臺攻擊張居正,以及去年張居正的丁憂奪情之爭。
當下,沈念也沒有任何辦法阻止此遺言的傳播。
他只能看情況發展,見招拆招。
他相信,張居正與馮保都不是被動挨打的人,定然會采取一些措施,維護自己的名聲。
“唉!高公,您老人家這是何必呢?歷來官場政斗,都有很多黑暗面兒,贏者全贏,輸者全輸,你這樣做,讓新政如何進展呢?最后苦的還是百姓啊!”
沈念甚是頭疼。
他最不喜的就是這種朝堂內的內斗,誤國誤民,一點價值都沒有。
……
而此刻。
司禮監內,馮保率先看到了高拱的《病榻遺言》。
他看完之后,不由得大怒。
“這個該死的高新鄭,死了也不安分,早知當年就應弄死他,我……我……只是為了自保,他卻想要了我的命!”
相對于張居正與高拱的沖突,馮保與高拱的沖突最大。
因為當時高拱主張內廷不得干政,要將司禮監之權收回內閣,外加高拱確實過于囂張,才導致張居正與馮保一起將他趕下了臺。
馮保想了想,朝著一旁的小宦官道:“速速將此書冊送到陛下面前,此事肯定瞞不住陛下,遮遮掩掩無用,司禮監的情報絕對不能比其他衙門慢,我相信,陛下心中是有譜兒的!”
“另外,要讓陛下知曉,我還未曾看過此書冊!”
“明白,老祖宗!”小宦官雙手接過書冊,快步朝著外面走去。
馮保又朝著一旁的另一個小宦官說道:“速速調查此書冊來自哪里,以及在民間街頭的傳播情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