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殷正茂大步走出,拱手道:“陛下,他既然求死,便讓三法司找個理由將他處殺吧,一了百了,至于后續產生的輿論,強行壓制下去就行,此乃馮公公最擅長的。”
殷正茂在表達態度的同時,還不忘惡心馮保一下,做見不得光的事情,馮保手下的廠衛確實是專業的。
其話音剛落,刑部尚書嚴清便站了出來。
“不可,萬萬不可殺!殺了王世貞,天下的書生士子們恐怕都會大鬧起來,王世貞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影響力太大,且我們根本沒有充足的理由處死他,他將高肅卿的《病榻遺言》刊印宣發,并不足以處死!”
緊接著,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炌站了出來。
“陛下,臣建議,先徹查《病榻遺言》的真偽,將態度擺對,然后繼續勸說王世貞,令其妥協最好,若其不愿妥協,待調查結果出來之后,公示天下,在還張閣老與馮公公清白的同時,臣希望張閣老能以德報怨,上奏請求輕懲這些人,至于最后的結果,只能是信則信之,疑則疑之了!”
聽到此話,殷正茂的臉色變得愈加陰沉,直接站出來反駁。
“以德報怨?那群沒腦子的書生只會覺得張閣老理虧才會如此做!諸位不是不知王世貞的秉性,他因自家問題,天生憎恨首輔!”
“當年湖廣發生地震,他都能上一篇《地震疏》抨擊張閣老臣權過重,故而上天示警!今日若放虎歸山,依照他的秉性,天下文人受他教唆,紛紛抨擊張閣老,新政還如何改革?”
“張閣老為朝堂累得身體多病,已需服藥維持,在新政上的功績,我們有目共睹,我們不能寒了他的心,不能讓這群沒有為朝廷、為百姓做任何貢獻的書生肆意詆毀他!”
“三法司若找不出理由殺他,臣愿動手,然后臣自殺謝罪,絕不臟了大明律,臟了三位的名聲!”
……
殷正茂情緒激動。
他向來言出必行,外加曾經剿倭的匪氣并沒有因常在內閣而消散,若無人阻攔,他回家后可能又要磨刀,然后直奔詔獄殺人。
他這個歲數,除了造反,還真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
三法司的三主官頓時無話反駁。
“殷閣老,不可莽撞,當下咱們只是探討,還未形成定論,你之所言,下下策也!”申時行說道。
這時,沈念站了出來。
“陛下,張閣老自任首輔以來,因各種新政改革措施,得罪了無數人,毀譽不一,很多人都恨不得人亡政息,幾乎每月的奏疏都有抨擊張閣老者,民間街頭,更是什么說法都有……”
聽到這句話,殷正茂、申時行與三法司主官都不由得一愣,他們突然想到一件事,一件根本不敢告訴小萬歷的離譜說法。
近來民間有傳言:稱張居正與李太后有私情。
殷正茂等人是絕對不相信的。
僅僅李太后那種“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的性格以及隨時都能梨花帶雨的哭腔,張居正也不可能與她產生曖昧。
且張居正根本不是那樣的人。
沈念繼續道:“上次是劉臺,這次是王世貞,下次,下下次,肯定還會有人陸續跳出來,然后蠱惑無數人參與其中,攻擊張閣老,影響新政進行,臣覺得,我們應該想出一策,徹底解決張閣老被攻擊這個問題!”
“對,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小萬歷點頭道。
“臣已有一些想法,但還需要斟酌,并與三位閣老先行商議一番。”
“至于當下如何處置王世貞,臣……臣也恨不得殺了他,因為他破壞新政,蠱惑民心,但……殺之,后面的影響又太惡劣,臣想與他見一面,聊一聊,若不能使得他妥協,待此案調查出結果后,臣建議就依《大明律》嚴辦,然后我們再研究解決總有人抨擊張閣老的應對之策。”
“當下,也只能如此了!沈卿,見到王世貞,無須顧及他文壇領袖的身份,該罵就罵,讓他明白,他對江山社稷之作用不足元輔之萬分之一!”小萬歷交待道。
“臣遵命!”沈念重重拱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