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部堂,你們的好意,我們心領了,我們還是想著自己售賣,希望能早日解封南會同館,另外在大年初三,我們便要趕回去!”羅摩拒絕了王錫爵的好意,然后雙手合十,表示感謝。
暹羅人信佛,多行雙手合十之禮。
這時,沈念開口道:“羅摩特使,本官素喜收藏各國文字,不知二位能否留下兩幅暹羅文(即泰文)墨寶,供我收藏!”
當下的暹羅國,通用的文字是泰文。
聽到此話,羅摩微微皺眉,看向沈念道:“沈部堂,您說笑了,漢字博大精深,我二人非書法見長,真寫在紙上,那就貽笑大方了!”
“二位謙虛了,只是個人喜好而已,私下珍藏,我也腆著臉寫了兩幅,送給二位,咱們互換,如何!”沈念笑著說道。
隨即,沈念一招手,便有兩名胥吏從門外走了進來。
一人拿著沈念寫的兩幅卷軸,一人拿著早就準備好的筆墨紙硯。
嘩啦!嘩啦!
兩幅卷軸被打開。
一幅寫著:不嗔不結嗔,不輕能自凈,具正見有慧,則知是賢者;一幅寫著:調所不應調,應調而不調,棄利任意作,后必禮調者。
沈念這兩幅字,全出自暹羅國本土佛陀的佛陀語錄。
沈念選暹羅國佛經之言,那他們自然要從四書五經里面挑選句子了。
沈念選擇互贈墨寶。
是因真正的暹羅國特使,皆為暹羅貴族,絕對擅于書寫,而假冒者若是商人或平民,口語尚可,書法絕對不佳,因為暹羅國貴族以下,鮮有識文斷字者,一些商人擅于口語是因經常用,但并不擅于書寫。
而真正的暹羅國貴族又是不屑于假冒使團的。
假冒者,大概率是游走于大明各個市舶司的走私商人,不可能有很高的文化素養。
沈念將筆墨紙硯都擺在桌子上,暹羅特使羅摩和副使達摩猜若再拒絕,那就有傷和氣了!
暹羅特使羅摩看向沈念。
“沈部堂,達摩猜不擅寫字,就由我來寫一幅吧,不,寫兩幅!”
“可以。”沈念面帶微笑。
少頃,羅摩蘸墨提筆,寫了一個暹羅文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寫了一個暹羅文版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王錫爵與沈念雖看不懂泰文,但明顯能看出寫得不好看。
一看便不是經常持筆寫字之人。
“獻丑了,獻丑了!”羅摩收起筆說道。
沈念則是假裝不懂地贊美道:“貴國文字與漢語筆畫不同,我看著非常舒服,收藏了!收藏了!”
隨即,沈念圍繞他寫的那兩幅暹羅國佛經之言,與羅摩和達摩猜交流起來。
“二位,我甚是喜歡貴國佛陀這句‘不嗔不結嗔,不輕能自凈’,賢人當如是乎,佛家強調眾生平等,但貴國似乎是等級森嚴,不知二者要如何調和?”
沈念一句話就將羅摩問住了。
“這個……這個……”就在羅摩結巴之時,一旁一直沒說話的達摩猜突然開口道:“沈部堂,我家特使尤愛討論佛法,但今日還需整理商品,要不待南會同館解禁之后,我們再討論?”
聽到此話,王錫爵不由得看了達摩猜一眼。
“是啊!是啊!今日還要學習大明禮儀,免得元日朝會上出錯!”羅摩開口道。
“那……那我改日再叨擾了!”沈念見對方不想聊,為了不打草驚蛇,便沒有再問下去,與二人又寒暄了兩句,沈念與王錫爵便離開了,然后前往俺答部落使團去慰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