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正茂與申時行都點了點頭。
若小萬歷的決策與三人不符,群臣自會發言。
隨即,張居正提筆,在票擬紙上寫道:“此事涉及宗室,臣等不宜多言,請陛下三思后定奪。”
張居正的“三思”二字,用得極為巧妙,其實就是在提醒小萬歷一定要以大局為重。
近午時,日講之后。
文華殿內。
小萬歷看到了海瑞與山東道御史徐敬的聯名奏疏,以及內閣的票擬。
他不由得眉頭緊鎖,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定奪。
嘉靖皇帝、穆宗皇帝,到小萬歷,其實對宗室都有所偏袒,愿意用國家之錢去養他們,畢竟這些人全都姓朱。
就在這時,英國公張溶在外求見。
張溶乃是靖難功臣的后裔,世襲公職,勛貴集團的代表,當下主要負責掌管左軍都督府,另外還多次主持朝堂祭祀。
身居高位,但在朝堂的實權很小,不過小萬歷非常信任他。
“宣!”
少頃,英國公張溶大步走進文華殿。
見殿內只有一名內侍和起居注官王家屏,不由得拿出一份奏疏,道:“陛下,濟南府一眾宗室知曉被海僉事與山東道御史徐敬彈劾,特借由臣之手,呈遞辯解奏疏。”
宗室呈遞奏疏,不愿經由通政使司的情況下,可由一些資歷高的官員轉呈。
“呈上來吧!”
小萬歷打開這些宗藩的聯名辯解奏疏,認真地起來。
不多時,眉頭越皺越緊。
這些宗藩們也是滿肚子的委屈。
他們稱朝廷禁止他們的子弟從事四業(士農工商),但近年來歲祿越來越少,外加配合朝廷的丈田之策,交出了大量的田地,一些宗藩外支的吃喝都難以維持,只能出此下策。
他們還稱,海瑞舉報的六百多人中,只有二百多人是假的,朝廷可以剝奪假冒者的爵位,但若將真正應得爵位的子弟剝奪爵位,他們的日子將更加辛苦。
他們覺得為大明朱家延續血脈沒有錯,他們覺得朝廷撥付的歲祿不足,又不讓他們從事任何謀生的事務,他們只能尋找規則上的漏洞。
宗藩們道完委屈后,便從朱元璋的一系列政策開始,一個皇帝一個皇帝的講述對待宗藩的政策,最后又盡道他們的祖先為大明江山所做的貢獻,而今的朱家人即將餓死凍死街頭。
字里行間,一把鼻涕一把淚,全是委屈,全是貧苦,全是無可奈何。
小萬歷看完后,扭臉看向英國公張溶。
“英國公,你覺得朕應該依照海僉院所請,將所有擅自成婚的宗藩子弟都剝奪爵位封號嗎?”
英國公張溶猶豫了一下,拱手道:“陛下,供養宗藩乃我大明祖制,但當下已成為地方財政的沉重負擔,臣以為要解決問題,而非一味地懲處宗藩,至于具體方式,臣還未曾想出,建議全朝群策群議解決此事。”
小萬歷緩了緩,道:“三日后的常朝,公議此事吧!”
小萬歷的語氣里帶著些許無奈。
他從心里還是想著善待宗藩,將此事輕罰的,不然無臉面對列祖列宗,但張居正票擬的“三思”二字,讓他又不得不考慮大局。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