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后,陛下巡察五城兵馬司與五軍都督府,發現兵卒怠惰,訓練廢弛,員額虛冒、指揮混亂,京營之兵已不足以守衛禁中,臣甚感慚愧,此乃臣輔政有失也。”
“今日常朝,陛下拿出《禁掖內操軍籌備策》,欲籌建內操軍,親訓扈衛,此番志氣,臣甚是感動,陛下有心,實乃天下萬民有福矣。”
“五軍都督府諸勛貴主官,皆贊同陛下之策,臣本不應有異議,但事關朝廷軍政,臣不敢不謹慎,臣有三個問題想問詢陛下,不知陛下能否先為臣答疑?”
此話一出,令小萬歷手臂上的汗毛豎起,驟然變得緊張起來。
這就像平常日講課后,張居正出題考驗他是否學有所得一般。
這類提問,他十有八九都答不上來。
小萬歷想了想,只得硬著頭皮道:“元輔請講!”
張居正拱手道:“臣之問一:陛下欲親訓扈衛,革京營弛廢之弊,臣想問陛下,可懂練兵?可知每日練兵要消耗幾時?可知如何檢驗未經實戰之兵的戰斗力?”
小萬歷頓時有些語塞,緩了緩,從《禁掖內操軍籌備策》摘了數句話,回答道:“朕只需依《禁掖內操軍籌備策》,辰時演陣,午時習火器,申時練擒捕,并配備大宛馬三千匹,手銃火器三千桿,日日操練,必有所成。”
張居正微微搖頭。
“陛下,您將戰事想得太簡單了,臣建議日后陛下的日講課上應再配備一位武講官!”
增設三千騎兵,非常耗錢,相當于養近三萬名步兵。
此話,讓小萬歷無言以對。
他對軍政的了解完全是皮毛,怎能回答得令張居正這個軍戶出身的首輔滿意!
張居正繼續道:“臣之問二,陛下巡視各衙后,對內閣都有指示交待,唯獨巡視五城兵馬司與五軍都督府,告知了戶部沈侍郎,甚至告知了英國公,卻沒有告知內閣,陛下是否覺得內閣臣權過重,是否不相信內閣能解決此事?臣作為輔臣,是不是當下已沒有能力輔助陛下?”
張居正此問,甚是尖銳。
小萬歷令戶部沈念擬此策,令英國公提前知曉此策,卻不告訴輔政的內閣,此舉,確實不妥,確實令內閣涼心。
這就是對內閣的不信任。
接下來,三大閣臣若呈遞致仕文書,都在情理之中,小萬歷必須要給出一個說法。
“元輔,朕……朕……絕對沒有認為內閣臣權過重的想法,朕……朕……”小萬歷頓時有些急了,他只是想讓自己過得舒服一些。
張居正并沒有繼續逼問小萬歷,而是提出了第三個疑問。
“陛下,臣之問三,臣以為籌建內操軍,并非是解決京營兵卒能力衰退的根本之法。陛下此舉,是不是因為臣等對陛下壓制過大,陛下欲親自練兵,是否只是想滿足自己的興趣與權欲?”
張居正的第三個問題更加鋒利。
小萬歷若點頭,那就相當于承認他是在胡鬧,是在滿足自己的私欲。
“咳咳……”
站在一旁的馮保連忙咳嗽起來,希望小萬歷能立即宣布停朝,離開皇極門。
然殷正茂大步走出,高聲道:“陛下,臣建議,今日朝會必須解決此事,不然此事被官員們廣泛議論,易造成君臣隔閡,影響朝政!”
張居正的眼睛直直地看向小萬歷。
這次,他沒有因顧全大局而妥協,沒有照顧小萬歷的臉面。
他提出的三個問題,其實就是指責小萬歷,沒有練兵之能,對內閣不信任,外加欲在禁中練兵滿足個人私欲。
句句如巴掌,打在小萬歷的臉上。
這一刻,小萬歷眼眶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