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內帑只給五千兩銀還要保質保量,他已感覺到是讓他在江南籌錢。
一個太監,若為皇帝辦事仍不具有“花小錢辦大事”的能力,那他的前途就完了。
故而,這個錢,他必須要爭。
張四維想了想,看向孫隆,道:“孫公公,五萬兩不夠,八萬兩夠否?”
孫隆一愣,然后如小雞啄米般點頭道:“八萬兩銀,那肯定是夠了,若非水災,其實用不了八萬兩的。”
“啊?”徐邦瑞和王岳都疑惑地看向張四維。
若從賑災銀中分出八萬兩,孫隆的差事能完成,但救災之事就徹底泡湯了。
張四維解釋道:“賑災,尤其是水災,本就是個無底洞,即使扔進去二十萬兩銀、三十萬兩銀,仍會有大鬧的災民,他們仍會不滿足,不如只將錢花在刀刃上。”
“一萬兩銀象征性地修堤壩,選一處修結實了;另外一萬兩為災民買糧食,如此便能籠絡一批為咱們叫好的百姓。至于其他災民,餓死一些老弱,反而會減輕我們賑災的壓力,并且,哪有水災不死人的,咱們只要在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
“十萬兩銀,做好兩件事很難,我們便先做好一件事,然后保證另一件事明面上過得去就行,你們說,是陛下的事情重要,還是災民的性命重要!”
頓時,徐邦瑞、孫隆、王岳都齊齊點頭,覺得張四維所言甚有道理。
張四維之所以想先顧皇差,純粹是私心。
他知小萬歷籌備精武學院是為了親政,而精武學院學員的表現,將影響著小萬歷親政的時間早晚。
皇帝親政,首輔之臣,一般都會自請致仕。
待張居正致仕后,殷正茂與申時行都沒有他有能力,小萬歷沒準兒想起他,就讓他再次入閣了。
隨即,張四維站起身來。
“三位,老夫今日所言,只是建議,只是參考,此事成敗都與老夫無關,若出了事,想將老夫牽扯進去,老夫定然是不同意的!”
“風磐公過慮了!我們哪能做此等卑劣之事,有鳳磐公之計,事成之后,我們定在陛下面前為風磐公美言幾句!”王岳笑著說道。
“走了!”
張四維大步朝著廳外走去,出廳后還忍不住哼起小曲,他覺得自己又抓住一次重返內閣的機會。
若沈念或海瑞或殷正茂聽到張四維這一番謀劃,絕對當場能讓他身首異處。
……
隨即,徐邦瑞、孫隆、王岳三人便開始討論起此策的細節。
討論了約一刻鐘后。
徐邦瑞皺眉道:“目前,最不可控之人便是南直隸巡按御史曹正,我無把握讓他完全閉嘴!”
王岳輕哼一聲。
“此事交給我吧!讓他因救災而身亡,落個好名聲!”王岳的臉上涌起一抹笑意。
一旁,愛讀詩書的孫隆有些鄙夷地瞥了王岳一眼。
他看不上王岳這種陰狠使壞的手段,但又覺得后者做得非常正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