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極門下。
就在小萬歷不知該如何處理海瑞的奏疏時,張居正站了出來。
“陛下,欺瞞朝廷,挪用賑災銀、暗殺御史,皆是死罪,此事涉及南直隸諸多官員,臣建議派遣欽差前往南京,核查海僉院所稟,若情況屬實,須立即安撫災民,對涉罪官員從快從重定罪懲處!”
張居正的意思很明顯。
海瑞不可能無實證而彈劾,外加此等丑事已在常朝被揭露,負面影響巨大,朝廷須派欽差處理,誰有問題便迅速處理誰。
海瑞擁有彈劾之權,但無法審訊這些人,但若派出欽差,直接能定罪懲處。
聽到此話。
內閣閣臣兼戶部尚書殷正茂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炌幾乎同時站出。
“陛下,臣愿往!”
此事涉及當朝勛臣與守備太監,也只有內閣閣臣或三法司主官有資格擔任欽差。
這一刻,殷正茂與陳炌皆面色鐵青,憋著氣呢!
殷正茂任戶部尚書以來,守太倉銀庫之財,量入為出,最厭惡的就是挪用與浪費。
然而地方竟將十萬兩賑災銀用于賑災三千兩,他怎能不怒!
他若前往南京城,必然是人頭滾滾。
陳炌作為御史官之首,更是不能容忍御史官被暗殺,暗殺巡按御史,等同于弒君。
他若為欽差,也將從嚴從重審判,令日后絕不會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
小萬歷微微皺眉。
“殷閣老年事已高,不宜如此長途奔波,外加丈田之事今年必須結束,需殷閣老主持大局,非合適人選。”
“至于陳總憲,南京有海僉院在,你便不用跑一趟了,朕覺得讓申閣老跑一趟較好,另外,此事涉及內廷,讓大伴也去一趟吧,涉及王岳與孫隆的事情,大伴去解決更方便一些!”
聽到此話,文武百官都看出了小萬歷的心思。
申時行入閣以來,以“精通調和,善于彌合”著稱,讓他去處理此事,外加馮保的參與,那此事肯定會被寬大處理,影響被降到最低。
但小萬歷此番安排,也并沒有逾矩之舉。
官員們總不能站出來稱申時行是個和事佬,不宜調查此案。
這時。
左都御史陳炌朝前走出一步,拱手道:“陛下,申閣老與馮公公同去南京,不知誰為正差,誰為副差?”
“朕說得很清楚了,大伴負責涉及外派宦官之事,申閣老負責調查海僉院奏疏彈劾之事!”小萬歷的語氣變得嚴厲起來。
此話之意,其實還是想說,外派宦官歸內廷,歸皇帝直管,官員們沒有審判懲處權。
當下,小萬歷拿主意,已經任性到不看張居正的臉色了。
聽到此話,殷正茂再次站出。
“陛下,南京之事,其實是一件事,若外朝歸外朝,內廷歸內廷,那此案恐怕審到年關都難以定案,老臣作為戶部尚書,經老臣撥付的十萬兩銀竟被惡意挪用九萬七千兩,老臣懇請陛下罷老臣閣臣之職,準老臣前往南京調查清楚!”
“噗通!”
殷正茂跪在地上。
他若與馮保一起去南京,馮保若敢用小萬歷壓殷正茂,若敢徇私,殷正茂絕對敢拿刀砍了馮保。
當下的殷正茂,完全沒有升遷的可能,外加已經年過花甲,他是什么都不怕。
不遠處,馮保低著腦袋,他是完全不愿與殷正茂這個混不吝共事。
小萬歷面帶無奈。
他就懼殷正茂這種霸道蠻狠,完全不講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