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日,入夜。
申時行、海瑞、馮保、沈念四人同時出現在南京守備府府牢的審訊牢房內。
馮保反對向已認主罪的南京守備太監王岳和南京守備魏國公徐邦瑞繼續審訊,但架不住另外三人同意,只得不情愿地也來到審訊牢房。
他希望王岳與徐邦瑞能一直扛下去。
若將挪用賑災銀的主罪定在蘇杭織造太監孫隆的身上,皇家臉面受損的同時,外朝官員也會向內廷二十四衙發難。
不多時。
海瑞坐于主審位,申時行、沈念、馮保皆坐在一旁。
論刑訊問案的能耐,申時行三人加一起都比不上一個海瑞。
海瑞挺直胸膛,高聲道:“先傳南京守備太監王岳!”
很快。
身穿囚服的王岳就被兩名錦衣衛押到四大欽差面前。
“王岳,本官問你,無視災情,挪用八萬兩銀于皇家織造事宜,是否為你與魏國公主謀,緣由是什么?”
“供詞上不是已寫得很明白了嘛!”王岳抬頭說道,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表情。
“回本官的話!”海瑞面色肅穆,不怒自威,直直看向王岳。
王岳與海瑞僅對視一眼,便低下腦袋,心里有些發毛。
他緩了緩,拱手道:“啟稟海僉院,挪用八萬兩銀于皇家織造事宜,確實是我與魏國公主謀,緣由是……此次災情嚴重,即使將十萬兩銀全用于賑災,依舊不足,依舊會引發各種亂象,影響我二人政績,不如將錢花在刀刃上,助孫公公完成皇差,如此,他若能為我們美言幾句,我們的政績便能不受影響。”
“另外,蘇杭織造孫公公之所以接受八萬兩賑災銀,是因我二人哄騙他稱受災三府常平倉剩余的儲備糧足夠救災撫民。欺瞞朝廷申請賑災銀,挪用賑災銀,以及暗殺南直隸巡案御史曹正都是我們二人的主謀……”
王岳所言,與白天的供詞一模一樣,還特意強調孫隆對常平倉無糧不知情。
海瑞聽罷后,又開口問道:“謀劃欺瞞朝廷、挪用賑災銀與暗殺巡按御史時,你與魏國公,誰為主,誰為輔?”
王岳一愣,然后回答道:“我二人商量著來的,沒有主輔之分。”
“商量著來?那你們商量時,是誰提出的挪用賑災銀之策?是誰提出的暗殺巡按御史曹正?是在何時何地提出的?”
“誰主誰輔?有……有什么區別嗎?”王岳心中有些發虛。
他擔下主罪,是因馮保稱他保全皇家臉面,就能讓他活命。因王岳是內廷之人,罪責應是小萬歷與馮保來定,故而他才聽馮保的話語,將罪責攬在自己身上。
“回答本官的問話!”海瑞驟然提高了聲音。
王岳感覺海瑞有可能在挖坑找茬,不由得看向馮保。
馮保感覺到王岳眼光的那一瞬間,立即冷聲道:“看吾作甚,用腦子好好想一想,認真回答海僉院的提問!”
馮保交待王岳和魏國公頂罪時,并未交待細節詳情。
他本以為口供一寫,此案就能結案,哪曾想海瑞竟問起了細節。
“用腦子好好想一想”,已經是馮保對王岳最大的提醒了。
王岳能做到南京守備太監,也是很聰明的,其大腦迅速旋轉起來。
“我……若承認自己為主,魏國公為輔,他們可能不相信,畢竟,此事若能瞞天過海,魏國公能擢升,孫隆能得到厚賞,而我所得的好處有限……要想合理一些,理應是魏國公為主謀!另外,馮公公已告訴我,魏國公必死無疑,他之所以聽話,乃是為了家人,讓他為主,他應該不會駁斥!”
思索完畢。
王岳回答道:“是魏國公提出的挪用賑災銀之策,也是……也是他提出的暗殺巡按御史曹正,然后我認為他的決定對我們都有利,故而表示同意,這些話是……是我們在南京守備府商討的,至于具體時間,我……我記不得了!”
海瑞聽完后,朝著一旁的文吏道:“記錄在案,不可漏一字。”
隨即,海瑞又道:“傳魏國公徐邦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