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當即道:“想出害民主意者并主導施行者,便是最大的主謀,無論是內廷官還是外朝官,都應被斬于城外,都應對其親眷處以重刑!陛下無理由不同意!”
說罷,沈念看向申時行。
申時行心中如明鏡一般,他緩了緩,道:“理應如此判罰,再給你們最后一次機會,這些害民的壞主意到底是誰想出來的?”
頓時,王岳與魏國公都不敢稱是自己的主意了。
他們心中很清楚。
申時行、沈念、海瑞的背后,是《大明律》,是內閣首輔張居正,是大明的老百姓。
而他們的背后,是當下已不敢說話的馮保,是尚未親政的皇帝。
孰強孰弱,非常明顯。
他們若聽馮保之言,后者絕對無法對他們施行原有的承諾。
王岳將死得很慘,魏國公不但死得很慘,其家人也將非常慘。
審訊此二人,講大道理沒用,唯有真正讓他們知曉利弊,才有可能道出真相。
這就是海瑞的能耐。
“放棄幻想吧,想要被輕懲,就必須說實話!”海瑞說道。
“我……我……這些主意不是我出的!我若能拿主意,南直隸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魏國公率先妥協。
“也……也不是我出的!”王岳緊跟著妥協。
海瑞沒有令他們繼續說下去,而是站起身開口道:“有些事情,你們擔不起,也不應是你們擔著,各自返回牢房,再寫一篇供詞,越具體越好!”
海瑞說完后,申時行擺了擺手,二人便被錦衣衛帶了下去。
二人的口供越具體,對照時的相似度越高,則口供越真實。
馮保一臉無奈,安靜了片刻后,還是忍不住道:“魏國公與王岳,無論誰是主謀,誰對百姓的傷害大,隨意定一個,皆能息民怒,你們非要牽連到皇家織造之事上。如此,不是讓陛下臉上無光嗎?年底,陛下還如何閱兵?如何展現精武學院的訓練成果,怎么……怎么就不懂得顧全大局呢?”
“馮公公,何為顧全大局?老夫眼里的大局是天下蒼生,不是皇家好高騖遠的面子!”海瑞瞪眼道。
聽到此話,馮保已無力反駁。
當下朝堂中的文武百官,海瑞的位置是最穩的,他就算罵小萬歷一頓,小萬歷都不一定會罷黜他。
馮保面對這種天不怕地不怕還找不到任何缺陷的官員,一點辦法都沒有。
殷正茂克他,海瑞更克他。
……
一個時辰后。
魏國公與王岳的第二份供詞再次呈遞到四大欽差面前。
這一次,二人寫得非常細,內容幾乎一模一樣。
簡而言之——
提出欺瞞朝廷,騙取賑災銀之詭計的人是王岳特意邀請出主意的南京禮部尚書張四維。
主導施行騙取賑災銀并暗殺南直隸巡按御史曹正的人是王岳。
強制索要八萬兩銀用于皇家織造事宜的是蘇杭織造太監孫隆,出主意的仍是張四維。
如此。
此案罪行,由重向輕排名,應該是:
孫隆重罪,王岳次之,魏國公又次之,張四維再次之,受災三府知府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