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選擇是加入執行層,然后在成為本部門的部長的同時成為執行層的顧問——
比如時間探究部的白子辰白博士。
第二個選擇是加入cyz效應研究所,或者一樣有些神秘的敘事學部——
嘗試直接研究或者了解該效應的本質。
又或者借助它來嘗試了解和【工藤新一】以及柯南宇宙的本質。
以及第三個選擇,遺忘掉這一切,忘記那個解釋不通的東西,放棄掉那個橫置在研究中的夢魘。
而一般而言,大部分人的選擇的都是第一個選項。
雖然大部分時候,該部門的部長職位已經被上一個這么選的研究員給占據了。
所以那些新得到四級權限的現實主管、研究主管往往會選擇“開枝散葉”——
比如時序部旗下的“時間線重構設計局”、魔法研究部旗下的“意識與夢境研究局”等等等等……
也許他們在自己實驗或者研究的空余時間,依舊會抽空了解一下對于cyz效應的研究進展。
甚至根據自己的研究,提幾個最新的猜想或者實驗流程遞交過去。
但通常來說,探究該效應本質這件事就不是他們的主業了。
——這些人無疑是幸運的。
因為一直到現在為止,cyz效應研究所,對于cyz效應完全沒有本質的進展。
實際上,研究所里最為常見的研究就是研究cyz效應到底有什么效果。
這有點類似于對于萬有引力的研究,只不過要更加的復雜。
就像蘋果之所以會落向地面而不是天空,是因為有個力拉著它往下跑。
“那么我們只需要對比一下它對于我們給出的‘蘋果’的影響就能大致得到cyz效應的影響范圍了。”
“首先,我們最先確定的是它具有一定的‘超時間性’和“隔絕性”,這一點也是能夠tdd研發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當時,那名研究員就投影出一段實驗錄像片段。
“第一次實驗開始。”
“記錄完全由現實物質構成的計時裝置、生物,和受到了cyz效應影響下的計時裝置、生物的區別。”
視頻里,那名站在操作臺前的研究員就將時序穩定倉的時衡流速往后調整了十倍——
穩定倉里,那個普通玻璃箱里的蘋果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色,同時擺在一旁的鐘表,上面的指針幾乎能夠旋轉出殘影來。
由cyz效應構成的玻璃箱里,什么都沒發生。
一旁的記錄員低頭看了一眼手腕上的tdd,玻璃箱內部的時間流速和戴上手表的他是一致的。
“第二次實驗,增加至20倍。”
——結果沒有變化。
視頻里那名研究員的聲音很明顯的變得沉重了一瞬。
“準備第三次實驗,增加到50倍。”
——結果沒有變化。
后續的十幾次次實驗的結果都完全一致。
甚至立刻出現了更多的問題——
最后,視頻里那名研究員的聲音很明顯的出現了怒意:“把時衡流速給我再往上調十倍!”
然后他立刻就得到了反駁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