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們做不到,時衡流速倍數已經一千倍的峰值了,不能再增加了,否則穩定倉內部時空會有可能出現循環嵌套結構了。”
“那么,有沒有人能告訴我。”
這名cyz研究所的研究主管就將剛才實驗的一系列數據投影出來。
他就向著周圍的實驗員發出自己內心的疑問。
“為什么玻璃箱上的cyz效應沒有被消耗?”
他同時調出行動層特遣隊員在現實里的行動數據。
尤其是幾次因為滯留現實過長,而使得tdd上的cyz效應消失,行動人員被迫“重置”的行動數據。
“如果不是為了對抗時間線的時衡偏移,為什么tdd上的cyz效應會消失?”
然后,除了cyz效應的“不可削減性”,或者說“恒定性”的發現。
tdd真正讓人維持自己時間線穩定的原理就在后續的研究中被發現了。
畢竟,僅僅靠看一眼手上tdd指針的位置,就能維持自己在【循環】里的個體時間線的穩定——
無論怎么想,這都實在是很奇怪。
而且,既然cyz效應能夠使人意識到自己的時間線問題并維持穩定,那么為什么tdd的使用時長會和使用者cs值高低有關?
“果然敘事學部那幫家伙錯了!”
“我就說怎么可能依靠那么一點cyz效應就能對抗時間線的重置效應。”
“tdd運行的關鍵在于利用cyz效應對于cs值,也就是佩戴者意識的隔絕性。”
這很好理解,對于佩戴了tdd的行動成員,并不是cyz效應幫助他們對抗了雙時間線本身。
而是cyz效應作為了一個佩戴者本身意識和外界事物交互的一個“記錄器”。
它將佩戴者的意識獨立出來,然后根據其“超時間線”隨時將其投射到正確的時間線,或者說聯盟記錄的時間線中。
“因而,佩戴者狀態一旦和作為記錄器的tdd記錄狀態不符合,他的cs值就不會被立刻同步,cyz效應會試圖將其同步到下一個rsi值穩定的時間區域。”
“最后達成了在他主觀視角看來,時間線維持穩定的結果。”
老實說,這個結論可是大大出乎了研究層的預料。
在對于執行層的結論匯報上,柳然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
“讓我們把時間線真的當成線性來看待,那么個體時間線的延續,就好像他拿著一個毛線團一直往前走,身后留下的線就是他的歷史軌跡。”
“循環和重置就像他要往前走時,突然發現平地上多了一個坑,正常來說,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掉進坑里再爬上來。”
“我們都知道,柯南宇宙時間線推進是按照節點來存檔的,這個‘坑’就相當于存檔點。”
“然后,理論上,掉進坑里的這個人就上不來了。”
“這個時候雙時間線就會趁火打劫,它會幫助掉進【循環】的人爬上去,但是它會提一個要求。”
已經有執行層議員反應過來了。
“它們會要求你用上它們提供的新毛線團,對吧?”
“是這樣的,”柳然點了點頭,“而且顯然所有個體時間線都有自己的延續本能,留在坑里就意味著放棄了未來了。”
“因此,【循環】造成的時間線的混亂,所謂的冬天在夏天的后面就完全不用擔心了,甚至昨天在明天的前天也是如此。”
“只要離開‘坑’的時候,持有者手中毛線團被換成更加‘合理’的新線團就行了。”
“而作為‘記錄器’的tdd的作用也就很明了了。”
“它會在坑底那個人接過雙時間線遞過來的‘新線團’,在他往上爬的時候,給那個新線團‘上色’。”
“將其過去的【歷史進程】原封不動地轉錄到新的時間線上,讓它具有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