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時,歐陽壽通將二人押送了上來。
董愷、余志旺跪下道:“大官人,我等愿降。今后愿受大官人差遣,但有指派,無有推脫。只有一班,我等二人受師父教導,不愿與我師為敵。”
趙禎聽了,親自扶起二人,去了繩索,口中道:“你二人不必擔憂,我也聽聞,宋公明手下有一班殘暴嗜殺的,你師徒幾個確無大惡。我這里最重好漢,以此,不愿加害。既有降伏之心,我這里必然善待。”
董愷拜謝道:“既蒙不殺之恩,愿為大官人說動師父師兄來投。”
余志旺也道:“正是,我師徒五人去投宋江,全指望這人殺貪官污吏,劫富濟貧,不想宋江對麾下大將胡亂殺人,從不節制。我師也有脫離之心,只是沒個去處,這才不得不聽令行事。”
“我與三師兄商量過了,大官人若應允,留小弟做質,三師兄自己走一趟,去說師父來投拜,不知大官人尊意如何?”
趙禎聽了,道:“不必如從,我將你那四個伴當一發還你,你倆個同去便是。我在梁山專候佳音。”
話音剛落,就聽董愷、余志旺兩個大駭,連忙道:“不可。”
董愷道:“大官人不知,這四個伴當并非我等心腹,乃是軍師【鬼見愁】來永兒從山寨中挑選出來的。若是同歸,必然要與來永兒說,這事便不成了。”
趙禎道:“既然如此,這幾個賊首也留不得了,我讓人砍下頭顱,送去東京便是。”
“今日山寨設宴款待新來的徐教師并二位兄弟,明日收拾行裝,給二位兄弟踐行。”說著,讓取來二人兵刃法器,盡數歸還二人。
董愷、余志旺連忙謝過。二人接過法器,各將葫蘆背在身上,紙人紙馬也都藏在袖子里。
趙禎看了道:“原來兄弟也學的紙人紙馬術?”
董愷道:“大官人也會道術?”
趙禎道:“正是,我拜薊州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為師,師兄公孫一清代傳道法,也學了些許道法。”
二人道:“原是道友。我師也多曾說過羅真人,真個神仙中人。聽大官人之意,公孫先生可在州中,我等當去請教。”
趙禎道:“自然在州中,不過師兄奉師命,游離紅塵,在州中做了道官,正在將州中道觀寺廟一一核實,防止奸邪存身。”
董愷道:“確是我等無福,等說得我師來投,再來拜見。”
當夜,一眾好漢作陪,眾人慶賀徐寧來歸。席上,董愷、余志旺兩人只撿些素食素饌,酒也不多喝。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三尾四須鯉送了上來,擺在徐寧、董愷、余志旺三人身前。
徐寧正要問,一旁的湯隆道:“哥哥,這魚卻不是尋常之物,周邊只有這水泊里才有,叫做四須鯉。乃是上好靈物,最能滋養身體,強健筋骨。凡來梁山的好漢,大官人都要奉上一尾,正如這菜,從此魚躍龍門。”
徐寧感慨道:“我在汴京,也不曾吃過幾回靈物,不想剛來梁山就能吃得一回。”
說罷,起身謝了趙禎。
董愷、余志旺二人卻躊躇不定,趙禎見了,問道:“二位兄弟,可是酒食不合胃口?我見兩位似有顧忌。”
董愷嘆了口氣道:“大官人,要說武藝,我二人稀松平常,這些年,全靠道法輔助,這才能抵敵官軍,闖出好大名聲。這幾日,我二人去汴京散布謠言,禁不住幾個伴當攛掇,吃酒不說,豬牛羊狗肉,無所不吃。臨陣不能使出道法,一致如此。明日我兩個去青州,只怕路上有變故,以此不敢破戒。”
趙禎點頭道:“你二人今后若能恪守清規,倒也能有番大作為。平常偶有破戒,倒也無礙。明日二位兄弟去青州,我卻不好深勸。這魚就寄存在此,只等二位兄弟同【黃龍道人】同來,再來品鑒。”
說罷,讓人將二人身前四須鯉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