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也看了看天色,無奈的道:“只能如此。”
當夜無話,趙禎等人歇息一夜后,按照計劃,集合軍士,沿著官道向北而去。
至于平邑,許是宋江要屯駐兵馬,萊蕪又正值前線,四縣錢糧都集中運往平邑儲藏。
趙禎昨日寫了一封書信,使幾個軍士,攜帶書信去往中都縣,讓石秀調集大車,將半數錢糧運回梁山。
上百里路,馬軍奔襲一日,入夜時分,趕到一處三岔路口,聽帶路的俘虜說,此處往西北就是新汶,由柴汶河向西匯入汶河。往東北,就是新泰,新泰再往北二十余里就是萊蕪監。
林沖、秦明、董平商量一番,讓軍士休整半個時辰,林沖帶親軍營攻新汶,秦明、董平帶前鋒營、左驍騎營往攻新泰營。
休息后,三人分兵。
卻說萊蕪監,在此駐守的是【鐵羅漢】法通、【飛蜈蚣】吳千、【蟠海龍】秦會三人,有連夜逃回新泰的小嘍啰,把平邑城陷落,頭領【千丈坑】許平升,【冰山】韓同音被殺的事稟告駐守新泰的頭目。頭目立馬派出信使,將消息傳去萊蕪監。
萊蕪監三人聽了,一面派出信使將消息送往萊蕪,一面收拾兵馬。
等宋江收到消息,派【索命鬼】王飛豹領3000人馬,并【飛蜈蚣】吳千領2000人馬,一同來救新泰。
5000人馬一路疾馳,與董平、秦用馬軍幾乎同時到了新泰南北大門。
秦明、董平等到了南門,見城門緊閉,城墻上列著許多人馬。二人都是馬軍,秦明上前搦戰,城頭上只把箭往下亂射。
二人無奈,正要下營扎寨,探馬來報,北門援軍已至。二人知道,攻城之機已失,又是人困馬乏,只得后退十里,去來時的三岔路口下營。
返回的路上,碰到林沖派來的信使,新汶已降。原來今日一早,也有潰散的士卒逃到新汶,幾個士卒大喊大叫,消息在新汶一下傳開了。
駐守新汶的頭目膽寒,援軍不至,官軍先到。城里風聲鶴唳,這頭目看著手下500老弱,實在無膽守城,又怕城里有人私通官軍,暗開城門,林沖軍馬一到,就下令開城門,降了。
二人聽了,直接打馬去了新汶。
第二日,趙禎率兵趕來,林沖三人將新泰援軍已至的消息說了,趙禎聽聞,對吳用道:“學究,看來終究是晚了一步。”
吳用道:“雖然晚了一步,也不是全無好處。”
趙禎聽了道:“學究何意?”
吳用輕搖羽扇道:“大官人,如今已攻占平邑、新汶兩處,蒙陰在東側山谷之中,并無援軍,攻占此處也不在話下。如此攻下這三處地方正好,既不顯我等無用,又不會動搖宋江根基,和青州盜賊在新泰僵持最好。”
“童樞密那里有交代,我等也不用與宋江浪戰,折損士卒。省的狡兔死,走狗烹。不如養寇自重。”
趙禎聽了,默默點了點頭。趙禎再次派出信使報捷不提。
在吳用建議下,趙禎大軍不駐新汶,仍舊駐守三岔路口。
休整一日,等重鋒都并輜重營趕來,趙禎令武松統領一千步軍,帶十門劈山炮,去取蒙陰。
再使人去往石碣湖,令阮小五率【海鰍營】沿汶河而上,到新汶聽用。
趙禎軍馬,在大營休整一日后,武松派人送來捷報,駐守蒙陰的頭目被蒙陰縣百姓誅殺。
又隔了一日,趙禎才派出信使,前往東京報捷。
隨捷報去的,還有同青州賊在新泰相持的情形,并請朝廷調撥軍械、隨軍匠人,并委派新復三縣官吏。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