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聽了,一面連忙起身,一面吩咐趙元禮將人請入莊園。
不一時,趙禎就在校場上見到了這對兄妹。不過并不是趙元禮說的兄妹二人,二人身后還有兩個粗壯漢子,都是獵戶打扮,身高雖只七尺,然個個熊背猿臂,一見并非凡人。
把了酒,四人剪拂了,頭兩個正是龐秋霞并其兄長【小養由基】龐萬春。后頭兩個卻是龐萬春好友,一個叫雷炯、一個喚計稷。二人都是昱嶺關山下獵戶,與龐萬春打獵相識,見龐萬春箭法絕倫,三人以此相交。
因方臘鬧的大了,三人商量一番,決定去投方臘,謀取富貴。不想一番計議,都讓龐秋霞聽去。
龐秋霞擺明厲害,并不贊同。
這龐家雖非大戶人家,家里也是不愁衣食的。龐秋霞也曾請過塾師啟蒙進學,又跟隨教頭學了相撲刀法箭術,雖不及龐萬春,動起手來,七八個大漢不能近身。
自父母離世,二人靠著家中祖業,也逍遙自在。龐萬春每日上山,與雷炯、計稷二人捕獵些鳥獸,換錢買酒。
因三人計議去投方臘,被龐秋霞撞見,闖進門來道:“哥哥,如何要帶二位兄長尋死?”
龐萬春斥道:“你知道什么,這世道,官逼民反。我三人一身本事,只能埋沒山野,如何不去搏一場富貴。”
龐秋霞道:“哥哥,你也是隨塾師讀過史的,如何不知,歷來都是北強南弱。如今方臘雖是聲勢浩大,只不過是朝廷不及反應罷了。汴京八十萬禁軍、常年廝殺的西軍也有小二十萬。這兩軍出動,方臘如何抵擋?”
“三位兄長一身武藝,不甘寂寞。何不北上山東,去投【小孟嘗】趙禎趙大官人?”
“一來,他是官身,卻又是個羈靡州,行事靈活。三位兄長去了,憑三位兄長射術,不愁不能得大官人青睞。二來,大官人江湖上好大名聲,斷然不會將三位兄長拒之門外。如此,三位兄長能施展抱負,又不需擔憂朝廷圍剿,豈不更好?”
“再說,哥哥你于射箭一途上從無敗績,我聽聞梁山有個【小李廣】花榮,曾一箭射下兩只雁。即便不能在梁山謀個職司,也能與這個花榮較量一番射術。”
正是有龐秋霞勸說,才有四人來梁山投奔趙禎之事。
趙禎在鮑旭、郁保四陪同下,邀四人同到廳里坐定。
龐萬春性子冷傲,不肯說話,雷炯、計稷更是悶著不發一言,龐秋霞只得拱手道:“相公,我等兄妹四人聽聞大官人正招募敢戰之士,以此自歙州而來,專為投奔大官人,望大官人收錄。”
“我四人旁的本事稀松平常,可要說起弓弩,天下少有人能敵過。我大哥龐萬春,能百步射穿柳葉,百發百中,人稱【小養由基】。雷炯、計稷,我哥哥的結義兄弟,都蹬的七八百斤勁弩,各會使一枝蒺藜骨朵。請大官人移步校場,讓我這三個哥哥顯露本領。”
龐萬春開口道:“聽聞大官人這里有個叫【小李廣】花榮的,小人情愿與他比試一番。”
趙禎聽了道:“花將軍駐守陽谷,并不在這里。等閑暇時,再來比試如何?”
龐萬春正要說話,龐秋霞趕緊攔下,口里道:“大官人勿怪,兄長性子直,于弓箭一道上從不服人。聽聞花將軍好大名聲,這才要比箭。”
趙禎聽了,笑道:“無妨,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時常較量,這武藝才能精進。花將軍的射術,確是天下少有。龐兄弟既然能闖出【小養由基】的名號,想必射術不凡,今日正要看看。”
說著,眾人一齊去了校場。
趙集從磨刀亭取來四人兵器,龐萬春的兵器是一張金線烏弰弓,配一壺白翎鑿子箭。雷炯、計稷二人除了一枝蒺藜骨朵,也有一張木弩。龐秋霞卻是一柄柳葉刀,一張小巧竹弓。
見四人配好兵器,趙禎問道:“龐兄弟,這靶子從一百步開始如何?”
龐萬春道:“相公,不必浪費時間,請從一百五十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