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令軍士敲起鑼來,掉頭后撤。
李俊見了,哪里能放過,戰鼓猛敲,暗藏的水底連珠炮盡皆打出,不時有戰船傾覆。
岸上,高廉等人見了,各個扼腕嘆息。
令軍士持弩,在岸上接應。等水軍棄舟登岸,五千水軍僅余兩千余人。戰船也只回來三十余艘。其余要么沉入水底,要么中炮,水底漏水,被李俊俘獲。統制劉夢龍坐船,唯一的一艘樓船,更是被李俊重點關照,至少上百顆水底連珠炮朝著它打了過去,樓船直接被打爛,劉夢龍落水被殺。
岸上,高廉收攏水卒,貼著水岸撤軍。
回到大營,眾人面面相覷。
高廉嘆道:“青州賊有這等武器,水軍如何能取勝?”
云天彪低頭沉思片刻道:“相公,如今我等還有三十余艘三桅槳船,若是能夜里興霧,可載軍士夜渡。”
高廉道:“前者也曾興霧造浮橋,都叫青州水賊沖散,雖有船只,只怕也難以做到悄無聲息。何況,臨淄堅城,也非一日能下。一旦相持,過河的卒子,可就沒回頭路了。太過冒險。”
云天彪聽了,張口欲言,嘆了口氣,坐了下來。
魏虎臣道:“遮沒我等分作三處,夜里以大船渡河,叫他首尾不能相顧?”
正說著,守門校尉來報,朝廷天使已到,請諸將迎接圣旨。
宣旨罷,劉彬請諸人起身,對高廉道:“知州相公,太尉在朝里多有保奏,如今此處兵馬盡歸你節制,太尉讓我囑咐相公,早立功勛,太尉那里也有話說。”
高廉聽了嘆道:“宣旨來的晚了一步,劉統制大敗身死,五千水軍只余兩千,戰船也只剩三十余艘。”
劉彬聽了,不免嘆息一聲。
高廉道:“宣旨倒也不必擔憂,青州水賊大勝,今日夜里必要慶賀,我與云、魏兩個總管已議定,今夜兵分三路,趁機渡河。”
云天彪、魏虎臣都道:“不錯,不成功便成仁,為圣上,我等甘冒風險。”
劉彬聽了,贊道:“諸位為圣上盡忠,我當回朝,為諸位宣揚,絕不使有功之臣不得施展。太尉那里,必然要為諸位請功。”
說罷,劉彬轉頭對高廉道:“太尉還有家信,讓我一并交給知州相公。你等今夜出擊,我這就回轉汴京復命。”
高廉接過信來,對劉彬道:“宣旨稍待,我寫一封信,請宣旨代為轉交。”
說罷,高廉邀劉彬回大帳,云天彪、魏虎臣二人各自回營,準備廝殺。
屏退左右,高廉問道:“宣旨,家兄信中讓我等小心梁山,可是有什么變故?”
劉彬也不隱瞞,對高廉道:“相公,趙澤這廝,到底不是太尉心腹,前者衙內在興仁府遭他勒索,殺死護衛普弘一眾。近日,更是打入寇州,殺死知州高讓心腹大將邱玄。全不把太尉放在眼里,太尉曾言,這廝也是腦有反骨,以此讓獻功相公小心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