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里,羅戢、孫靜二人星夜兼程,將高廉尸首送去了高俅府里,高俅見了大怒,直罵二人無用,遷延時日,以致害了高廉。
羅戢拿出生死狀,對高俅道:“太尉,不是我二人不盡力,高知州執意要與趙安撫比法,我二人勸阻不住,不信時,可問聊城知縣王云鵬并外頭軍士。”
孫靜也道:“太尉息怒,知州一心要斗法殺死趙澤,我等實在是阻攔不住。”
高俅聞言,叫進來同去的禁軍軍士,詢問一番后,果如二人所說。
高俅連罵:“蠢材,蠢材。”
等羅戢走后,孫靜對高俅道:“太尉,知州身死,那趙澤也不好過。我二人去他營中,親眼看他這廝吐血,臉色蒼白、氣喘不止,必然也受了知州道法。”
高俅聽了,連忙問道:“可看仔細了?”
“千真萬確。”孫靜一口咬定。
次日五更,待漏院中,高俅專等景陽鐘響。百官各具公服,直臨丹墀,伺候朝見,當日五更三點,道君皇帝升殿,凈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天子駕坐,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啟奏,無事卷簾退朝。”
高俅出班奏曰:“今有梁山趙澤,不服朝廷管制,興兵占據高唐州,殺死知州高廉,伏乞圣斷。”
天子聽了,皺眉道:“梁山近來一向安穩,與卿之子合力剿寇。前者已使天使調停,怎還殺死官吏,占據州府?叫出使的羅戢、孫靜來見。”
不一時,二人上殿,天子問道:“高唐州這里如何了?”
羅戢從懷中掏出另一份生死狀呈上,天子看罷,叫隨侍的太監遞給高俅,對高俅道:“太尉如何說?”
高俅假裝看了一遍,狠狠瞪了羅戢一眼,開口道:“都是朝廷大員,怎能如此兒戲。雖有生死狀在此,趙澤殺死高廉,也是不爭的事實,請圣上下旨申飭,不可助漲其氣焰。”
天子聽了,點了點頭。
高唐州與梁山沖突,天子早就知曉,不然哪里會派出天使調停。本就是高唐州理虧,如今又簽了生死狀身死,天子實在是不愿此時撩撥梁山。
自童貫統兵南下以來,江南節節勝利,淮西也相持不下。京東路這里,能維持住現狀便好。
高俅死了兄弟,也不能全然不管,只好下旨,叫人去梁山宣斥。
因趙禎殺死高廉,高俅對趙禎愈發恨之入骨。連帶著,對童貫也不似先前親近。
因聽聞趙禎修習道法,高俅暗地里下令,延請奇人異士,打算暗暗報復不提。
再說趙禎這里,趙禎在高唐州一連逗留七八日功夫,等來聞煥章后,這才起兵而回。
同吳用、劉慧娘一番商討后,趙禎將寇州、高唐州合并成一處,恢復舊名博州,下轄四縣:聊城,高唐,堂邑,博平。以聊城為州治,聞煥章為知州,王倫任通判。
調【沖頭陣】王進為博州兵馬統制,兵馬都監兩員,【鐵槍將】韋揚隱、【丑郡馬】宣贊,團練使四員,【赤鐵刀】真大義、【山都監】山士奇、金必貴、桓奇,領兵一萬駐守。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