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賀已畢,州府官吏、將校分批返回治所,梁國立國一事隨之傳遍天下,民心歸附。
慶成宮里,吳用、柴進、蕭讓、裴宣、劉廣、程萬里、扈成、陳希真、沈壽、桓逸、馮喜、包道乙等人,正在和初登梁王寶座的趙禎議事。只是所議論之事并非朝政,而是趙禎后宮之事。
程婉兒、童嬌秀、方金芝、姬清婉四人都有人支持,眾人對于立誰為后爭論不休。
趙禎對此也有些煩惱,見趙禎眉頭緊皺,馮喜突然開口道:“諸位,王上如今尚無子嗣,程娘娘、童娘娘、方娘娘、姬娘娘四人,何不仿唐朝,定為四妃。四人中先有子嗣者,加封皇貴妃,暫攝后宮事。等國朝穩定后,王上從皇貴妃、四妃中擇一人為后,以固國本。”
吳用聽了,贊道:“馮采風判官所言不錯,梁國初立,立后也不急于一時。設皇貴妃位分過渡,也是極好的。”
“另外,除了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四妃,其下尚有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九嬪,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二十七世婦,寶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為八十一御妻,初入宮侍御,封郡君、紅霞帔。”
眾人聽了這個折衷的主意,都點頭應下。
當下,按照先后順序,程婉兒為貴妃,姬清婉為淑妃,童嬌秀為德妃,方金芝為賢妃。
其下,姬萱封昭媛,扈三娘封修儀,劉慧娘封修容,陳麗卿封修媛,屠俏封充儀。
白芷、茗菡、茗萏三人封婕妤,再之后范綺封美人,金翠蓮封才人,錦勒帛、繡勒帛封寶林,桂花、薄荷、佛手、玫瑰四人封御女。定下來后,自然就是頒旨,給后宮諸人立下封號。
當然,后宮諸人除了封號,仍舊分管各自事情,六尚二十四司也在慢慢挑選人員充任。至于內侍省,目前卻不設,等梁王宮修好后,宮廷中都以女官充任。都管趙興、趙元禮,并如今府中的小廝等,都不再留任,而是去內府諸庫等處,掌管府庫鑰匙。
因距離迷霧入侵還有段時日,后宮安定下來后,趙禎同吳用等人也在慢慢建立各衙。
比如醫藥司,就重新定為翰林醫官院,掌管著為朝廷提供醫藥、派遣御醫、選拔人才、編纂醫書的重要職能,下設的機構有尚藥局(負責宮廷的所有御藥、和劑)、御藥院(御用藥房,掌管宮內藥品的采購、保管、加工制作)、太醫局(醫學院)。
御醫品級也定為22階,從高到低依次是從六品的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正七品的成全大夫、保和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醫,從七品的和安郎、成和郎、成安郎、成全郎、保和郎、保安郎、翰林醫正、翰林醫官、翰林醫效、翰林醫痊,從八品的翰林醫愈、翰林醫證、翰林醫診、翰林醫候,從九品的翰林醫學。
【神醫】安道全官職為從六品的太醫局提舉、尚藥局典御、和安大夫。白鐸為從七品的太醫局教授、和安郎。白彰為從八品的太醫局醫學博士,翰林醫證。白李氏為御藥院典御,白芷也兼任尚藥局醫佐,翰林醫診。
并發出詔令,招募翰林醫官,補足百人規模。翰林醫官院里的官職,都由翰林醫官兼任。
翰林醫官除了給趙禎、后宮妃嬪宮女、朝廷大臣診治,梁山城內的太醫局,也為百姓診治。翰林醫官輪流坐診,同時,保安郎以上品級的翰林醫官,都要教授太醫局醫學生。
醫學生考核合格,就給予行醫資格。甚至于將來,太醫局還要去各處州府診治百姓,收集醫案,編纂醫典。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