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梵帶著技術人員,在村長和幾個熟悉地形的老農指引下,花了半天時間仔細勘察了落云坡的地形、河流水位及耕地分布。
中午,工程隊在河邊支起現代化炊具做飯,肖岷也一同用餐。而那100名智能工程人則一刻不停,已經開始清理規劃中的渠道路線上的雜草和障礙物,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傍晚,圍觀了一天的村民們才依依不舍地散去,河邊營地只剩下機器人、技術人員和肖岷。
肖岷也不再演戲,他問陸梵:“陸梵,勘測結果如何?預計多久能完工?”
陸梵鋪開剛剛繪制好的施工圖,指著上面清晰的線條說:“董事長,計劃是從主河道這個位置開口,修建一條主干渠,然后根據三個屯耕地的分布,分出三條支渠,確保灌溉覆蓋最大化。大型挖掘設備明天就能運到。只要設備到位,憑借這100名工程機器人的協同作業,24小時不間斷施工,最多五天,保證全線貫通通水!”
“五天?!”肖岷雖然有所預料,但還是被這效率震驚了,“太好了!完全趕得上春耕!”
第二天上午,更大的轟鳴聲從山外傳來!四臺大型挖掘機、數臺裝載機和土方運輸車組成的車隊,浩浩蕩蕩地開進了落云坡!
真正的施工大戰,正式打響!
機器轟鳴,智能工程人們不知疲倦地協同作業,挖掘、搬運、鋪設…場面壯觀至極,卻又井然有序。村民們再次涌來圍觀,看著那些鋼鐵巨獸和“鐵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鑿出寬闊規整的渠溝,無不驚嘆連連,仿佛在看一場不可思議的神跡。
又過了一天,周末清晨。蘇曉蔓和柳玉蘭早早起來,蒸好了白面饅頭,備好了水果,裝在一只竹籃里。兩人心情復雜,既有大仇得報的釋然,也有對逝去故人深深的思念。
她們挎著籃子,走出柳林屯,沿著熟悉又陌生的山路,向著那座向陽山坡走去。這一次,她們的心情不再像上次那般茫然和悲苦,而是帶著沉冤得雪的消息,去告慰逝者的在天之靈。
陽光灑在山路上,也灑在遠處那片熱火朝天的工地上。機器的轟鳴聲隱隱傳來,仿佛預示著落云坡一個嶄新的、充滿希望的未來,正在緩緩開啟。
蘇曉蔓和柳玉蘭挎著竹籃,懷著復雜的心情,沿著崎嶇的山路走向那片埋葬著過往悲歡的向陽山坡。
經過一個多小時路程,越靠近目的地,蘇曉蔓的心跳得越快。上一次與肖岷同來,是在荒草萋萋中憑吊,心中滿是茫然與悲戚。而這一次,卻是帶著沉冤得雪的告慰與前路可見的希望而來。
然而,當她們撥開最后一道灌木叢,看清前方景象時,兩人同時愣住了,腳步不由自主地停在了原地。
蘇曉蔓更是猛地倒吸了一口涼氣,一雙美眸瞬間睜大,充滿了極度的震驚與難以置信!
只見前方那片原本只有荒草和幾棵矮松的山坡上,赫然隆起一個用新鮮泥土堆砌得圓潤、規整的墳塋!墳塋之前,還立著一塊明顯是精心打磨過的青灰色石碑,碑身挺拔,在陽光下泛著沉穩的光澤。
這…這是怎么回事?!蘇曉蔓的大腦一片空白。她清清楚楚地記得,上次和肖岷來時,這里根本沒有任何墳頭的痕跡!母親李雪萍的遺骨,就長眠在這片平坦的土地之下,湮沒在二十多年的荒草之中,無處可尋,唯有那幾棵矮松作為模糊的標記。她還曾為此心酸落淚。
怎么才短短幾天,這里就憑空出現了一座如此像樣的墳墓?甚至還立起了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