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西方兌朝的文藝復興運動,之所以會打得頭破血流,正是因此事幕后,實是西境幻盟內部,在爭蒸汽時代話語權,定新時代綱常規矩。
坎離震兌四大王朝,分別對應北荒梵宮、南洲仙門、東原玄宗、西境幻盟,即東玄西幻南仙北梵。
因山川河流之地勢,將整個西境分割如棋盤,固然使得西境易守難攻,可偏安一隅,卻也使得西境內部難成一統。
名為兌朝,實為聯盟。
眼瞅著修行大世即將來臨,西境幻盟,干脆內部斗了起來。
而南方離朝,則是以上任離皇暴斃,作為明爭暗斗之開端。
大離皇室,作為離朝最大世家,實是一家即仙門、仙門即一家。
所有元始仙門修士,皆是皇室子嗣。
如此情況,自然使得元始仙門弟子,人數不多。
當然,這也是諸仙門博弈后的平衡制約。
既然皇室子嗣入道修行后,可坐享王朝氣運為底蘊,輕而易舉便同階無敵、橫壓當代,自然要限制元始仙門規模,不讓元始仙門對外招人。
而好巧不巧,上任離皇正值青壯,是元始仙門彼時唯一一位年歲不大的黃階修士。
當諸多修士意識到修行大世將至,即將展開新一輪洗牌時,上任離皇莫名暴斃,宣告元始仙門最先退出新時代話語權之爭。
對此,元始仙門早已習慣。
每逢修行大世,時任離皇基本都會莫名暴斃。
以至于民間謠傳,歷任離皇少有長壽者,恐是因皇室血脈有先天之疾,子嗣多夭。
因上任離皇無后,皇室宗老便寫信給上任離皇諸多堂兄弟,說:先入離京者為皇。
他們存了小心思,同一時間寄信出去,最先趕到離京者,當是現任離皇四堂弟。
結果,現任離皇,當日剛好為彈劾上官而入京,在并未收到信的情況下,先入京城,繼位離皇。
正常來說,未曾入道修行的皇室子弟,即便分配到各郡當官,都是安心掛名,只做個閑職。
像離皇這般想著彈劾上級,甚至為此不惜私下入京的皇室子弟,著實是個異數。
皇室宗老,沒料到機緣巧合下,竟被現任離皇捷足先登。
但說好了先來后到,他們亦只得讓現任離皇繼位。
只不過,在離皇登基時,不論皇室宗老,還是九部百官,皆未將離皇放在眼中。
畢竟,離皇,凡人也。
所有修士,都將現任離皇視作過渡。
結果,現任離皇,權力欲太強,并不是個安分的主。
他一點沒有傀儡皇帝的自覺,為真正掌握皇權,不惜一人獨戰朝臣百官,以“規矩”入手,追究百官稱職與否,整出了「幾何罪」這一離朝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貶官去職案。
修士掌官身,再是官仙,也得先官后仙。
離皇雖是凡人,卻能在有理有據下,輕松革除修士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