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章之八心猿之意難琢磨
南奕已事先打探清楚孫九執過往經歷。
當孫九執問起真氣武道修煉之講究,南奕立即取出刊載有《志士仁人》文章的那期《明報》。
他將報紙遞給孫九執,并說道:“受我武種,即可修煉真氣武道。真要說來,其實無甚門檻可言。但在下傳武,重心性,看品行,不傳心術不正之輩。”
“更著有一文,闡述義理,或可稱為武俠精神,為麾下武者修煉武道定下方向。”
孫九執接過報刊,細看《志士仁人》。
南奕則是仔細觀察著孫九執神色變化。
認真說來,為踏破齊天城元家,孫九執化妖之舉,正符合“殺身成仁”一說。
南奕所著《志士仁人》,幾乎完美契合孫九執脾性。
倘若兩人只是江湖中人,單憑此文,便可稱得上當浮一大白。
可惜兩人都是修士。
就算文章能寫進孫九執心里去,也不會因為一篇文章,便讓孫九執引南奕為知己。
相反,看完《志士仁人》的第一眼,孫九執心中第一反應,即是此文甚好,或可用來調動群妖情緒,助其修行。
說白了,此世修士,入道修行之始,即要求心智獨立,強調自我。
即便拜入仙門,也只要求修士不負宗門即可,不會說什么一定得為仙門做奉獻。
所以,即便孫九執完美契合《志士仁人》所說武俠精神,愿意出于公義殺身成仁,也不等于孫九執會心向人族。
在南奕看來,能讓修士為求念頭通達,而憤然出手之公義,從來不局限于人族本身,而是類似天地不仁的大仁大義。
不論孫九執是人身還是妖修,都有可能會為某些不公世道生出不忿,進而仗義出手,不顧后果。
可既已化妖,孫九執絕不會為了恢復人身而置己身修行于不顧。
南奕一直觀察著孫九執神色變化。
雖然他并未從孫九執臉上看出明顯的表情波動,但這正好說明孫九執道心如鐵,并不會一聽恢復人身便失了分寸。
“真氣武道,是以在下武種為基,生成內力;再以源炁或血脈異力為引,化生真氣。”
“修煉微有小成,即可分出武種傳予他人不說,還能得享所傳者修煉真氣之加持。”
“不過,若在人族地界,分發武種傳予凡人,可讓凡人隨修自身之真氣。但在海外,即便傳予其他小妖武種,血脈不同,亦難作助力。”
南奕如實開口,略作說明。
言下之意,孫九執要想轉修真氣武道,唯有重回大離傳武,才好修行。
而聽完南奕所說,孫九執則是暗自思索:
分發武種以傳武,可讓他人隨修真氣,得享加持,進而使己身真氣積累更快。此等神異,定是以天賦神通為基,方能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