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章卌九不問神詭問蒼生
大離九部十八司,分郡官與京官兩套官職體系。
郡官,是九部各司于郡城設監、縣城設所,配備諸多官職,以正五品監主為尊。
京官中,九部官員則是以正二品尚書為尊,并下設:
正三品左右侍郎,兼任各司司長;
正五品郎中;從五品員外郎;
正六品主事;從六品參議;
正七品都事;從七品參都;
正八品知事;從八品參知。
朝會上,南奕舌戰百官,不僅成功為真氣武道爭得了合法名分,還得了個文部教化司參知之官身。
先說前者,有此合法名分,后續在大離各郡推廣真氣武道,便不會被各郡郡守以郡內自治之名義,百般阻撓。
當下,南奕欲推廣真氣武道,并不容易。
真氣武道民眾自發傳武之勢頭,于各郡郡守眼中,無異于蠱惑民心。
各郡郡守分封自治,自然是容不下真氣武道在境內傳播擴散。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南奕之前在楚郡傳播內功,之所以順利,主要還是因為楚狂生在永恒明火教襲擾南天城時玩脫了,被永恒明火教設法炸塌南天塔,釋放塔下鎮壓之詭靈,導致南天城大亂。
楚狂生當時,為了轉移話題,不想離皇追究他動用郡守法印消耗氣運之事,方才推了一手內功武道,并上報離皇,相當于是抱著給離皇獻祥瑞的心思。
再加上南奕當時還能借陶知命的勢,且內功內力并不顯眼,所以順風順水地在楚郡推廣內功武道,未起波瀾。
只是誰也沒想到,南天城輪回之劫后,趁著原武安監監主漢青代行郡守之職的混亂期,南奕竟趕在隨杜衡同去瀛州島前,廣傳長生真氣,將內功武道更新為了真氣武道。
等漢青忙完遷移郡治的種種事務,發覺真氣武道已在漢郡自發傳開時,已不好再輕松遏制,方才保持沉默,靜觀真氣武道能否在離京城成功取得合法名分。
但在其他郡,比如挨著楚郡的魏郡、越郡等,只最開始的內功武道稍有傳播,卻在反應過來不對后,將真氣武道死死遏制住,禁止民眾傳武。
是以,若南奕沒法在離京城為真氣武道取得合法名分,不僅別想在其他郡傳武,甚至連漢郡基本盤,都有可能被漢青打掉。
從這個角度來看,文武百官與南奕相爭,所爭不過是一份額外的氣運紅利助力修行;而南奕,爭的卻是自身道途修行之根基。
事關道途根基,南奕決意更足、更堅,無絲毫退讓妥協之意,自然能勝過并非鐵板一塊的文武百官。
不過,即便成功為真氣武道取得合法名分,南奕想要傳武各郡,也沒那么容易。
各郡郡守,至多明面上不再阻撓強壓,但暗地里,肯定不愿配合。
南奕或需派遣源武者親赴一郡主持事務,才能打開該郡傳武局面。
只是幾位源武者基本都還在琢磨真炁之法。在他們修出真炁,達到蛻凡層次前,僅憑養氣戰力,即便當真去了各郡,也很難打開局面。
所以這些都是后話。南奕眼下,離坐在家中便能得浩瀚信力匯聚的層次,尚有很長一段路走。
言歸正傳,今日朝會,除去為真氣武道定下合法名分外,主要是給南奕安排了一個從八品、文部教化司參知的閑職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