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孔謙現在,要么抗拒「魂歸來兮」,神魂離體而亡,暴斃于半路上;要么便上趕著回返之前戰場,自投羅網。
他此時想再以「李代桃僵」之術,令「圣德教化經」替死,已經沒了意義。
說實話,「圣德教化經」對孔謙有著非同一般的特殊意義。不到萬不得已之際,孔謙并不想毀去「圣德教化經」來替死。
于南奕而言,只要殺了他,就有望拿到他身上財物——雖然孔謙知道自己若是不能死里求活,多半會盡力毀去身上財物,不給南奕留。
于孔家而言,「圣德教化經」稱得上是鎮族道器,可以讓孔家輕易坐穩郡守之位。
在親身體會過一次南奕大氣運在身的恐怖氣運后,孔謙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不想再與南奕有所糾葛,便只得先死為敬——由「圣德教化經」接過因果后,毀去此器,了結因果。
當魯家發難,推翻孔家欲斬草除根之時,彼時孔郡,竟無一人站出來為其說話。
他很快就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
在此情況下,孔謙覺得自己與林瀆,誰能得到逃生之機,乃是各有半數可能。
“林瀆!直娘賊!”
孔謙若是不想魂魄離體直接暴斃,便只能重新折返而回——可以回得稍稍慢些,卻絕對不能不回。
自覺自己已再難建立一個新的孔家,孔謙反復思慮,終是選擇舍棄「圣德教化經」,力保自身不留隱患在身。
<divclass="contentadv">他尋了處落腳地暫歇,準備抓緊時間,施展「李代桃僵」之術。
只是孔家曾與衍天教交惡,大戰過一場。又在大戰之后,遭魯家發難。魯家奪走郡守之位不說,還欲對孔家斬草除根。
唯有一點問題,在于「圣德教化經」從民眾身上采集信力,會強制轉為虔信之力。
只要南奕不生殺心,東凌天自然不會堅持打殺。
為了不讓南奕后續順著因果緣法,繼續糾纏不休的情況發生,孔謙毅然決定先死為敬,趁早消除隱患。
孔謙如今偶爾用來加持自身術法,不能說是沒用,卻也著實屬于大材小用,且意義不大。
結果,林瀆殿后將死,竟絲毫不顧同伙情誼,對他用上了「魂歸來兮」。
但罵上兩句,知事已至此再罵也是無益,孔謙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飛速轉動思緒,妄圖死里求活。
只是東凌天的本領遠超想象,除留在城中未動的「紅塵萬象塔」外,竟還另有十二根道器金釵,可以用來布下法陣痛下殺手,方才出乎孔謙預料。
至于簡單的法子,則是真的簡單,只要他死上一遍便好。
猶如孔謙適才,原本已經遁逃遠離了東凌天與南奕。只要再給他一盞茶時間,即可令「圣德教化經」替死,了結因果。
只要推行教化,即可自所牧民眾身上采集虔誠信力,存儲于書中。這些信力,既能輔以器主修行,也能用來加持器主言靈術法之威能。
兩人原本,乃是無冤無仇的陌路人。
再者,東凌天十二金釵銷魂陣,彼時必然會鎖定住一人,不叫其遁逃。
若無提前備好的復活或替命手段,因突然遭襲而喪命,大抵會是真的身隕道消,死得不能再死。
牽黑線者,也不一定會立馬殺死對方。
不死不休之因果緣法,不等于必死無疑。
孔家當時的家主名喚孔融,動用特殊手段送走孔謙,并將孔家部分傳承匆忙交給孔謙。
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能保全性命,就算給南奕賣命效力,也不是什么丟人的事。
然后緣法使然下,命線兩方總會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