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紙」沒有再說什么,仿佛知道南奕慣會白嫖,便懶得多言。
它只不帶感情地寫道:【四十九張紙,黃階中品,謝絕賒欠。】
看到「人言紙」開口報出的人皮紙數量,南奕下意識地微微蹙眉。
不過他并沒有表示異議。
離皇畢竟是離皇。雖說入道不久,修為暫只養氣小成,階秩不高,但身份卻著實不低,非比尋常修士。
「人言紙」推算離皇經歷,確實會比推算尋常養氣修士困難許多倍。
念罷,南奕屏住呼吸,振動法力,主動剝下自身皮膚。
待撕下第一張人皮,南奕催動「全愈」,于恢復如初后再次撕下。如此反復,攢夠四十九張人皮后,南奕將其湊到了「人言紙」跟前。
「人言紙」像是生無可戀,興致不高,只溫吞吞地吸收掉這些人皮,然后在自身紙面上顯露字跡:
【血丹入道登仙路,天啟離皇脫俗襟。
訛語浮夸長生氣,虛言暗究帝王心。
前觀吏卒罪南奕,后起刀兵欲北侵。
百姓何辜離亂世,群臣無用苦良箴。】
南奕微感訝異。
他沒想到「人言紙」因為懶得和他多言,竟干脆將原本該洋洋灑灑一大堆的文字,濃縮成了一首詩。
對南奕而言,詩詞太過濃縮,會隱藏不少信息量,不利于他解析。
顯然,這是「人言紙」對南奕仗著「全愈」天賦自產人皮紙白嫖行為的無聲抗議。
不過南奕并沒將「人言紙」的無聲抗議放在心上。
他其實并不是為了白嫖,才堅持自產人皮紙。
更多還是不想被「人言紙」蠱惑著殘害其他修士。或許一開始,他可以有意識地選擇有惡行的散修或妖魔下手。
但姑且不說散修惡行輪不到他來執法,有些底線,一旦打破,就會不斷被打破。
所以如非萬不得已,南奕都堅持只用自個新鮮出爐的人皮來滿足「人言紙」施展神通之需。
哪怕「人言紙」改用寫詩的方式隱藏信息,南奕也無所謂。
反正,「人言紙」所言,本就不可全信,需要他仔細斟酌虛實。
寫成詩詞,固然會隱藏部分信息。可某些關鍵信息,卻是再明顯不過,反而更加容易注意到。
比如,血丹。
南奕看向“血丹”二字,總覺得有點耳熟,似是曾有耳聞。
他確信自己沒有接觸過所謂血丹。
如果正面接觸過,以他成為修士后的記憶力,絕不會忘。
但他既然覺得耳熟,便說明“血丹”之事與他隔得不遠,或許叫他捎帶著耳聞過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