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祭天大典分福澤
次日清晨,灰霧漸次消散,天色曦明。
諸多百姓紛紛起身,于溪邊略作洗漱,便朝著山巔趕去。
雖說山頂地勢最為平整之處皆設為祭禮之地,嚴禁百姓靠近觀禮,但隔上一段距離、朝廷允許百姓遠眺的其他峰頭,亦需搶占絕佳位置,方能遙遙觀禮。
此刻,云霧縹緲的祭禮區域,諸多吏員侍者正忙碌其間,為即將舉行的祭天大典做著最后的籌備。
原本仿若仙境的君山之巔,一時之間顯得頗為喧鬧。
未幾,準備工作悉數完成,眾吏員侍者退下,祭禮區域重又彌漫起莊嚴肅穆的氛圍。
待至既定之時辰,離皇身著華美帝袍,頭戴十二旒冕冠,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下,自君山行宮啟程,沿蜿蜒山路,拾階而上,緩緩向君山之巔進發。
待至山巔,祭天大典正式拉開帷幕。
伴著鐘鼓之聲,離皇步上祭臺,立于臺中,面朝蒼穹,神色虔誠至極。
但見禮部尚書司馬乾元立于一旁,代離皇高頌祭文,其聲清越,響徹云霄:
“維天啟四年,八月望日,大離嗣天子臣元昭,敢昭告于太一玄妙至尊陽神,暨赤運銜書衛鼎月宰:
伏以乾坤定位,日月揚光,四序運行,萬物滋長。臣以眇身,膺茲大寶,兢兢業業,懼弗克勝。
今率百官,敬登君山,恭行祭天之盛典,祈愿我大離國祚昌盛,如松柏之常青;風調雨順,若甘霖之普降;五谷豐登,倉廩充盈;百姓安康,福壽綿延。
……
伏惟尚饗!”
隨著祭文的誦讀,樂師們奏響雅樂,鐘鼓齊鳴,琴瑟協奏,樂聲悠揚婉轉,回蕩于天地之間。
離皇自侍者手中接過三牲、玉帛等祭品,一一獻上祭壇,親自悉心擺放。
隨后,離皇凈手焚香,香煙裊裊升騰,緩緩融入云霧之中。
但見他雙手恭捧玉笏,向著天空深深鞠躬,行三跪九叩之大禮,神色莊嚴肅穆,動作一絲不茍。
禮至中途,忽有祥光自天際浮現,瑞彩千條,輝耀天地。
遠遠觀禮的百姓,沐浴祥光,頓覺通體舒泰,身心暢然。
而祭臺之下的文武百官,體內九宮法種更是會與官身品階相應的王朝氣運共鳴,憑空增進道行——同品官階之所增,會因過去一年的為官功績而略有浮動。
以南奕為例,其身為從八品參知,乃閑職官身,功績寥寥,僅享最基礎的王朝氣運福澤分潤,約有一月又半的道行。
若是正九品,可享一月道行,正八品則享兩月道行,依次類推。
對大多數修士而言,借助官身輔以修行,乃是安穩增進道行的上佳之法。
只不過南奕對此,卻是不太看重。
如今,在各脈真氣傳武信力匯總加持靈性之下,他修行之速,十倍于平常,也就是認真修行一月,即可增十個月的道行。
自離開南天城,至今已四月有余,若將靈性全數用于煉化道行,南奕道行共可增四十月多點,加上今日王朝氣運福澤之分潤,恰是四十二個月,亦即三年半的道行。
不過,南奕如今側重于蘊養法種,只將小部分靈性用于煉化道行,故而眼下實際道行僅增進一年,達八十一年道行。
言歸正傳,待祥光散去,離皇起身,從禮部尚書手中接過酒爵,將美酒灑于祭臺,以敬陽神月宰,并饗一眾天地神靈。
祭禮行至最后,離皇親自宣讀詔書,總結今年施政之得失,展望來年之規劃。
詔書宣讀完畢,百官齊聲高呼:“愿天佑大離,國祚永昌!”聲震云霄,久久不絕。
至此,祭天大典圓滿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