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師大會結束之后。
于謙對京師部隊進行了改編。
將三大營改編成了十團營,并安排十團營負責九門防守。
同時修繕京師防備,靜等瓦剌大軍到來。
與此同時。
瓦剌大軍在轉悠了一個多月之后,見實在不能詐開城門。
也計劃開始了強攻。
五萬大軍被也先分成了兩部,一部由也先親率,帶上了朱祁鎮。
這一部三萬人直接繞過了大同,進攻紫荊關,
而另一部則是由副將阿剌知院統帥,朝居庸關而去。
主要是為了牽制明軍。
十月初一,紫荊關外。
也先依舊是讓朱祁鎮上前勸降。
但紫荊關的守將孫祥可就沒慣著朱祁鎮。
直接破口大罵瓦剌卑鄙無恥,大明的先帝,已經在土木堡戰死,他們卻還想用一個這種手段前來詐城。
也就是朱祁鎮有了前兩次教訓,死活不肯前往城下,只是遠遠的露了一下面。
要不然的話,孫祥是真想干掉他,因為孫祥是真以為先帝戰死了。
也先見無法詐開城門,便開始了正面強攻。
然而紫荊關地勢本就險要。
也先一部又多是騎兵,攻城戰一打就是七天。
守關的明軍損失不小,但攻城的瓦剌軍,損失就更大了。
初十夜。
紫荊關上。
“將軍,陛下旨意。”
一日鏖戰之后,孫祥一邊讓人處理著傷勢,一邊想著明天該如何守關。
紫荊關雖險。
可紫荊關上的人實在太少了,總共才不到五百人,七天鏖戰下來,損失大半,剩下的也是人人帶傷。
可在此時,一個傳令官帶著一份圣旨找到了孫祥。
“圣旨?臣孫祥見過上使。”
聽到圣旨之后,孫祥連忙行禮道。
“陛下有令,紫荊關所有將士趁夜撤出,不得有誤。
將軍,盡快執行旨意吧,我這尚有其他旨意還需傳達,不能久留。”
傳令兵念完旨意,將一份絹布交給孫祥后說道。
“臣領旨。”
孫祥雖然有些不解為什么此時要他撤退,但這會也不是多問的時候。
在傳令官離開之后,他便開始安排人員撤退。
翌日清晨。
當也先派人想要再次進攻的時候,這才發現紫荊關上的守軍早已離去。
“兄長,這其中怕是有詐。
我等深入大明腹地,可大同城卻未攻下,屆時萬一大同守軍截斷軍中糧草,我等如何是好?”
破開紫荊關后,也先的弟弟孛羅卯那孩開口道。
“事已至此,我等別無選擇了。”
也先看了看大明京師的方向。
最后還是下令大軍出發。
就在紫荊關孫祥撤出之際。
另一邊的居庸關守將,也收到了陸遠的旨意,從居庸關撤了出去。
瓦剌的兩部人馬幾乎是同時進入長城之內。
初九。
在瓦剌的大軍從長城進入之后。
大同城,宣府城等邊關城池,幾乎是在同時出兵,迅速的將居庸關和紫荊關奪回。
瓦剌的糧道直接被切斷。
五萬瓦剌軍只剩下隨軍攜帶的糧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