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定邦,自當以法為甲,兵為矛,縱橫為盾。
盛世嘛,儒皮法骨便可治世,至于縱橫,早已淪為朝堂黨派之爭的謀略了。”
陸遠輕抿了一口酒道。
“時勢造英雄,生不逢時,無可奈何........唉.........”
李白松開陸遠,不由嘆息一聲道。
“生逢亂世,當有定國之志,生逢盛世,當有安邦之志。
英雄當適時也,實在不行,就隨我修道吧。”
陸遠拍了拍李白的肩膀,而后朝外走去。
“英雄當適時也。
大鵬騰起,何須借風?”
聽完陸遠的話,李白的信心再次回歸,那狂傲之心再次凝固。
“好家伙,李白是真莽啊!義父的話也敢信?
當年韓愈都不敢信義父啊!”
“義父:我就隨便說說,你還真信了?”
“前面義父說治國如鑄劍,李白信了,然后今天被小坑了一手,然后義父說英雄當適時也,李白又信了........”
“太白,我要走了,你自己好生保重。”
在渝州游玩數日之后。
陸遠和李白告別道。
當下是721年年末了,李白短時間內還不會離開蜀地。
他還得過幾年,這幾年中也不是李白創作的高峰,所以陸遠沒打算繼續留在李白身邊了。
這會的大唐,可謂百花齊放之際。
按杜甫的話來說,寫詩,那不過就是人人都會的技能。
確實,對于盛世大唐來說,寫詩就跟發朋友圈一樣。
你看現代有幾個不會發朋友圈的?
所以,陸遠也得出去走走,去見見這盛世大唐的朋友圈。
“保重。”
李白送陸遠出了渝州城,分別之際,互相道了一聲保重,隨后目送陸遠離去。
722年。
陸遠一人一馬沿水路而下。
722年秋,陸遠來到了襄陽境內。
“孟浩然跑哪去了?按理說這個時間段,他應該在襄陽附近轉悠才對啊!
非得要我去那種地方才能找到嗎?唉,都是為了任務啊!”
在襄陽轉悠了一圈之后,陸遠沒有得到一點關于孟浩然的消息。
這讓陸遠多少有些失望了。
失望之下,陸遠走向了錯玉樓。
長夜漫漫,次日清晨。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斗牛。
咦?素霞,這詩人所提?”
襄陽城,錯玉樓中,陸遠看著手絹題寫的詩句后,不由看向身邊女子詢問道。
“這是今年七夕時,崔子美在此所題。
后來姐妹們覺得這詩詞絕美,所以大家都繡在了手帕之上,這是我繡的一方。”
邊上的女子回復道。
“崔子美?嗯,意外之喜嘛。”
聽到崔子美后,陸遠點了點頭,他就知道,大唐詩人的蹤跡,總能在花樓中找到痕跡。
至于孟浩然,那就繼續讓他田園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