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手中的包裹,陸遠一時間也無語了。
前面三個月,李白和各種學子交流寫詩,李白可是號稱大唐詩人中高產之王,傳聞他一生在兩萬多天時光中,寫作了一萬多首詩詞,被收錄的也有一千多首,平均兩天一首的創作頻率,可謂是恐怖如斯。
而這三個月中,他又跟一眾學子湊在一塊,他所作詩詞那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雖然不是什么絕世佳作,但也算的上是上乘之作了。
沒想到他就這般輕易的給了?
好吧,李白要這些玩意,好像也確實沒用。
這些東西要是能換到錢,那李白可以開印鈔機了。
若是換不到錢,他李白也不在乎。
“太白,前面就是天門山了,你要不也寫一首想去天門山隱居的詩如何?
若是一直這樣寫的話,說不定十年之后,天下名山,皆是你李太白隱居之地了。”
兩天之后,輕舟途經當涂地界。
看著遠處山峰,陸遠對一旁的李白打趣道。
“此處離蜀地多遠了?”
李白在聽了陸遠的話后,沒有反駁什么,但似乎今天他的心情不是很好,略有些emo。
“多遠?這不清楚,不過怎么說,這沿江而下,也應該七八千里吧,再往東一些,就有萬里之遙了。”
陸遠稍稍估算了一下對李白說道。
“七八千里嗎?離家也快一年了。”
李白點了點頭,而后躺在甲板上,臉上帶了幾分愁容。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在甲板上躺了一會后,看著江岸兩邊的山景,又看了看蜀地的方向。
一句詩詞脫口而出,但也僅僅只有一句。
直到過了天門山之后,回頭望去,李白這才又補了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725年,八月。
兩人游至金陵。
金陵此時可謂是南方學子聚集之地。
李白到此之后,便想在金陵暫時安置了下來。
只是這渡船剛一靠岸,李白就感覺有點不對勁。
這停船的碼頭附近,有不少婦人,她們有的支起了一個小攤位,有的則是在碼頭邊上的沙灘處錘洗衣物。
看那衣物的數量,應該也是給別人洗的,屬于是漂母同行了。
每每有渡船靠岸之際,這些婦人便會忍不住張望一番。
但多數婦人在張望一番后,又神情暗淡的忙活著手頭的事情。
不過也有一些婦人,會興高采烈的跑過來。
不難看出,這些婦人的丈夫或兒子,應該是跑船的。
“看什么呢?”
陸遠拍了拍李白的肩膀問道。
“看到那些婦人,我想起馬兄他們。
馬兄他們跑船在外,水寨中的人,應當也是這般期望他們歸來吧。”
李白回了一句。
“你日后當官,或許還真能當一個為民辦事的好官,有機會的話。”
“自然如此,來日我定能治國平天下,承昔日武侯之志,使天下承平,待到功成之日,便來尋你修道歸隱。”
李白很是肯定的說道,而且瞧他那架勢,似乎覺得這是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