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若想修道的話,也可以跳過中間的那一步,直接隨我歸隱也可。”
陸遠說著便朝前走去。
“道家之學可修己身,然僅修己身,非我之愿。
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以某之才華,若僅獨善于身,豈不可惜?”
李白跟上去道。
“隨你。”
陸遠沒有多說,徑直入城。
入住金陵之后。
李白時常去往長干里,也就是當時渡船靠岸之地。
當然,各種學子詩會他也沒少去。
還有一些官員舉辦的詩會,李白也是必定打卡的。
可謂是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還有中間的學子與游學之人,李白都很關心。
只不過上層的達官顯貴對李白是愛搭不理。
中間的學子,除了一些受了李白恩惠的人之外,對這個商人之子,也頗有微詞。
他們敬佩李白的學識,敬佩李白的豪爽,但對于李白的出身,卻有那么一點嗤之以鼻的意味。
唯有那長干里的漂母,船夫,把李白當成了讀書人。
“丹丘生,你說人的出身,真的就那般重要嗎?”
這日,金陵城中,李白有些頹廢的對陸遠詢問道。
“當然重要了,出身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高度。
一個好的出身,能讓你免去數十年甚至是數百年的努力。
比如你李太白的出身,雖是商賈之子,但你的此次游學所花費的錢財,卻是多少人一生都不可得的?
若是王侯之子,那他比之于你,你便是讀再多的書,再努力,也比不上人家吶。”
陸遠笑了笑道。
“是了,天下也沒什么不甘的,我若是連商賈之子的出身都沒有,那或許別說是科舉了。
便是這些學識,也無處可學,比之長干里的船夫,我已經好上太多了。
我還有什么可不滿意的呢?”
李白自嘲的笑了笑道。
“唉,過于真實了,出身真的太重要。”
“做人的第一關,那就是投胎,投胎技術好,那一出生,就是人家的終點了。
投胎技術差,一輩子能摸到人家的起點,就已經算是逆襲的人生了。”
“是啊!古往今來,能逆天改命的人,又有幾個呢?那需要何等的運氣和實力才能逆天改命,所以出身真的很重要,那是你離逆天改命最近的一次,沒有之一。”
“李白這出身不管在什么時候,都不算差了,但凡家里少點錢,哪夠他這般禍禍。”
“李白能不能改命,其實要看義父了。
義父在這次扮演中,那是有意無意的暗示了好多次李白的結局。
注定是官場失意的,除非義父改歷史,不然的話,李白的結局基本注定了。”
“義父這次大概率是會改的,你沒看到義父,連任務都沒看嗎?
義父僅僅看了一個收集詩詞的特殊任務后,就直接開始扮演了,擺明了就是奔著改歷史去的。
而且這次扮演,根據時間來算,要不了多久就是安史之亂的年份了。
不為其他的,光是為了那九千安西軍,義父就不會讓安史之亂出現,哪怕出現了,也會被迅速鎮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