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白呢,這會除了有個詩人的名頭,基本什么都沒有。
遇到這種大佬的催更。
李白便將當時即興所作的《蜀道難》,在詩會上再吟了一次。
賀知章在聽完李白《蜀道難》后,當即便驚呼李白是謫仙人,甚至還打賞了金龜。
這金龜可沒有什么罵人的含義。
這是大唐賜予官員身份的一種象征。
結果賀知章就這樣直接拿出來打賞了,由此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看重。
半月之后。
玉真公主和陸遠兩人下了終南山,直接入了宮中。
在面見唐玄宗的時候,玉真公主將李白舉薦給了唐玄宗。
唐玄宗見到玉真公主再次舉薦,那十年前的記憶,瞬間就出現在了腦海之中。
他雖然沒有當面說什么,但心中對于李白,多多少少有點介懷。
不過不管怎么說,李白的名字,也算是被唐玄宗給記下了。
而后,賀知章又向唐玄宗推薦了李白,那真是把李白夸的天上少有,地上唯一。
并且還將李白大量的詩作,遞交給了唐玄宗過目。
唐玄宗在看完那些詩作時候,對于李白的印象瞬間有了很大改觀,甚至于還有了那么一絲仰慕李白才華的意味在其中了。
俗話說,這可一可二不可三,自家這妹子,這次舉薦的人,似乎是真的有點東西,不是跟那王維孟浩然一樣。
估計是觸發保底了。
于是,李隆基當即就召見了李白。
而且他對李白那可真是禮賢下士了。
在李白受詔覲見后,李隆基是親自降輦步迎。
這行為,真要說起來,可比當年曹操見許攸的規格還高了。
而且在見過之后,唐玄宗也沒有絲毫架子,對李白噓寒問暖了一番。
并讓李白和自己同在七寶床上對坐而食,甚至還親自為李白調羹。
這什么待遇,秦孝公見商鞅的時候,那也就這待遇了。
可以說,唐玄宗是真的把李白當做了世之賢才,治國棟梁來對待的。
席間,李隆基和李白談論了不是時事,有社會上的事務,有制度上的事務。
李白自十余歲,便在蜀中游歷,出蜀地之后,十幾年間,那是踏遍了大唐的山河。
同時為了求官,他也給很多地方官員投稿過,也跟許多底層學子論道過時事。
所以,李白對于大唐的社會事務,以及大唐底層官員的制度事務,他是很了解的。
于是,李隆基問,李白答,兩人一問一答之間,李隆基對李白是愈發看重了。
這會的李白,在李隆基眼中,甚至都比得上當年的姚崇了。
只是李白從未踏入仕途,在部分事件上提交的方案,顯得很是幼稚,這或許還需要鍛煉一番。
在這一次交談之后,唐玄宗當即就將李白封入翰林院,官職為六品。
職責方面則是跟在唐玄宗身邊,主要是作詩作賦。
大唐官職到頂也就是三品,六品真的不低了,還是在長安六品的京官,還是跟在天子身側。
這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步登天了,李隆基那是真的把李白當大才在培養了。
李白這會也很是激動,現在的他,是一點牢騷沒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