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后還是沒有走陸遠的關系再入朝堂。
幾次下來,他也算是認清了現實。
他李白確實是不適合在官場上混。
不過能見證甚至是參與到大唐的這一次巨變之中。
哪怕是他李白并沒有出什么力,李白也覺得不虛此生了。
日后做一個逍遙道人,做一個醉酒作詩的謫仙人,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時間慢慢過去。
自從陸遠的七十二弟子進入朝廷之后,京城中的官缺很快就被堵住了。
雖然他們做事有些不熟練,很多事情辦的大開大合,甚至會出現一些較為嚴重的錯誤。
不過這并沒有什么關系。
陸遠現在,就站在他們身后,給他們兜底,這些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
這些弟子辦事之前也會先給陸遠匯報一下,陸遠能給他們查漏補缺一番。
京中各部門的政務,在這種模式下也算是正常運行了。
不過這種模式剛開始的時候,也讓人有些不喜,比如這新登基的皇帝就很不喜歡。
朝中官員都是陸遠的人,他們手上的事情,還都是想要過陸遠的手,這怎么看怎么膈應。
甚至于,李亨都有了一種當傀儡的感覺。
于是,后面陸遠為了照顧一下李亨的情緒,同時也是怕他走了之后,大唐君臣矛盾加深。
所以就把李亨也帶在了身邊,那些弟子做出來的計劃,先給李亨,李亨看完之后,批示一番再交給陸遠。
這一套下來,李亨就有點懷念先前那種模式了。
先前最多也就是把他當傀儡。
現在好了,不但更像傀儡,還要累的跟牛馬一樣。
怎么想都是虧大了。
不過因為陸遠展現出來的實力,京中的事務處理起來,還是較為輕松的。
底層的官員也沒有敢和陸遠對著干的。
加上這次清洗之后,京城官場之中空出來了這么多位置。
許多人都是想要拼一下的,萬一表現的好,被這仙使看中了,那可就是一飛沖天了。
在上下同心,以及沒有什么阻攔的情況下。
大唐京中的各部門體系,十天不到就恢復了運行。
十天的時間過去。
從長安發出來的詔書,此時也基本上到了各地節度使,各地世家,以及大型商戶手中。
大唐的商戶收到這詔書之后,各商戶的管事,那是想都沒想就準備馬匹干糧,開始往京中趕了。
開玩笑,他們一群商戶,能得到天子召見,那是多大的面子!
至于說,這會不會是鴻門宴,會不會是天子把他們騙到京中去殺了之類的。
這些商戶根本就沒想過這些問題,甚至于誰要是敢這樣去勸說這些商戶。
那這些商戶都罵一句傻逼。
開玩笑呢,商戶,他們在大唐那地位有多低,他們是清清楚楚的。
就他們這身份,天子若真想針對他們,不要多了,給縣令下份旨意,縣令就能把他們全家滅了。
破家縣令,滅門刺史,這不是說著玩的。
所以別說天子不可能設鴻門宴去殺他們,就算真的是鴻門宴,那這些商戶也會上趕著去。
能被天子設鴻門宴殺,對于商戶來說,那可真是他們的榮幸了。
相較于這些商戶的直接,其他收到詔書的節度使,還有世家豪族,就沒有這么直接了。
他們有些猶豫,長安的變故,他們是有所耳聞的,畢竟天子都換了,他們若還不知道的話。
那這世家豪門就顯得太弱了些。
另外對于朝堂上官員的變故,他們此時也收到了消息。
如今天子又要把他們召去長安,這就真有點鴻門宴的意思了。
特別是對于那些節度使來說。
很多節度使,都跟李林甫和楊國忠有些關系,現在這兩派在京中的官員都遭到了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