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又要他們前去,他們也怕到長安就被清算了。
一時間,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決斷。
不過世家大族行事,一向都是四處押注的。
不管這天子在長安到底弄了哪出,他們最終思量一番之后,家主還是去了。
只是這家主前去的同時,他們也將自己家族的一些血脈給送了出去。
若是沒事,那再接回來就行,若是有事,那家族也能得到延續。
世家豪族,他們是有的選,他們本來就是多出押注。
即便現在新帝登基,他們多少也有些人脈。
但有些人,卻沒得選,就在此時,安祿山反了。
安祿山不想反的,可他又不得不反,他就是那種沒得選的人。
其實要說安祿山,他也算是多面押注了。
李林甫是他的關系,可惜現在死了。
李隆基是他的關系,現在當太上皇了。
楊貴妃是他的關系,現在也不知道怎么樣了,反正楊國忠是死了。
現在新的皇帝,和李林甫有仇,和楊國忠有仇,和太上皇也不知有沒有仇。
反正都玄武門登基,那就應該不太可能是什么父慈子孝的場面。
這一朝天子一朝臣吶。
現在新天子要招他去京城,這玩意擱誰身上誰都得怕一下啊!
于是他就反了。
至于什么神仙之說,什么仙使。
安祿山是不信的。
若是在其他朝代,安祿山可能會信一下,最少也會觀望一下。
但大唐嘛,先有玄武門之變,后有神龍政變,再有唐隆政變,最后李隆基登基的時候,還有先天政變。
從李淵到李隆基,總共就五代,算上武則天,也就七任皇帝,結果干了四次政變。
還是動刀兵的政變,至于其他的,什么當娘的搶兒子皇位的,什么皇后和公主毒死皇帝的,這就不說了。
現在李隆基又成了太上皇,你說這不是新皇帝弄的政變,而是仙使降臨,廢除了李隆基,讓李亨登基的?
這脈絡理下來,能說服誰?
你說是仙使降臨的可能大,還是李亨政變的可能大呢?
所以安祿山對于仙使一說,完全就是嗤之以鼻,反正他是不信的。
安祿山是三月二十八反的,此時李亨登基正好十天。
消息是四月初三傳回長安的。
陸遠是四月初三從長安出發的,一路上都是用梯云縱趕路,絲毫沒有停歇。
到四月初四,陸遠就到了河北地界。
然后陸遠在四月初五早上,在安祿山的大軍之中,在眾目睽睽之下。
直接從天而降,當著安祿山所有親衛,以及手下將領的面,把安祿山的腦袋摘了下來。
留下一句“滾回營中,此事就此過去,若敢再犯,盡誅九族”之后。
陸遠又飛走了。
干脆,利落,震懾人心。
叛亂就此終結,安祿山手下的將領見到這情況后,那也很是從心的把手下人都帶了回去。
至于事后,皇帝會不會清查,那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畢竟事已至此,繼續造反,那跟找死沒有任何區別,而且手下的人也不可能繼續跟著他們反了。
沒看到營地之外的軍士,那都跪了嘛,還反?估計都不需要這仙使出手,他們手下的士兵,就會把他們的腦袋摘下領賞去。
安祿山造反被平定的事情,很快便傳播開了。
河北地界的士族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后,一些原本還有那么一點猶豫的士族。
那是第一時間就響應了詔書,快馬加鞭的朝長安而去。
政變他們還算能理解,甚至于他們都想拼那么一下。
可現在神仙都出來了,再拼就顯得有些作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