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過就是談談各自的喜好,與各自的看法罷了。”
老子擺了擺手道。
“丘在洛水這畔備有薄宴,請。”
孔丘也沒有再堅持。
很快,孔子跟老子兩人便在洛水邊相對而坐。
孔子是跪坐,態度很是端重,對老子秉持著弟子之禮。
而老子則是席地而坐,態度很是隨意。
仿佛和孔子就是普通朋友交談一般。
陸遠和南宮敬叔兩人,則是分別站在了兩人身后。
“嘶,孔子!老子!
我了個去,我算是知道義父為什么這么拘謹了。
義父上次還稱自己是老子派遣到大唐的仙使呢,這次居然真成老子道童了。
好家伙,這事情放誰身上都要拘謹一些了吧。”
“孔子啊!義父扮演了這么多朝代,幾乎每一個朝代,都以儒家為主。
這也是見到儒家祖師爺了。
這算是仁義道德規范的開山祖師了,祖師保佑,讓我考試考的全會,蒙的全對。”
“不會是重名吧,孔子啊!儒家至圣先師,這打扮,這肌肉,儒家?讀書人?”
“其實吧,之前義父對儒家仁義道德的解釋的時候,我是有些存疑的。
畢竟儒家思想不太應該如義父說的那般。
但今天我看到這儒家祖師之后,我信了,我甚至覺得義父說的都有些保守了。
現在我對于仁義道德,是在打完之后來說的,表示完全理解。
果然,講道理這玩意,也是要有武力值保證才行的。”
“儒家講規矩,道家隨和自然,從兩人的坐姿就一目了然了。”
“不知仲尼此來,所為何求?”
老子看向孔子率先開口道。
“丘此來,乃是想要求問先生周禮之事。”
聽到老子的發問之后,孔子立刻回復道。
“周禮?你很喜歡周禮?”
老子點了點頭,而后詢問道。
“是的,我很喜歡周禮,也一直以禮約束自己,但現在有些迷茫,故而想請教老子解惑。”
孔子應了一聲,而后又執弟子之禮,對老子行了一禮道。
“唉,不必如此多禮,坐。
你為什么會喜歡周禮呢?”
老子看了看天,而后看向孔子詢問道。
“周朝自周公推行周禮之后,天下太平昌盛。
此昌盛乃是唐虞夏商從未有過的盛世。
自周禮實行之后,天下少有戰事,百姓樂業安居。
然今日之天下,戰亂頻發,動亂不止,百姓流離失所,遭受諸多苦難。
正是當下周禮不興,禮崩樂壞,故而致使天下如此,才有了這許多戰亂。
丘想盡力恢復周禮,丘以為,只有人人遵循周禮,才能致使天下再回太平昌盛。”
孔子思量了一下后,對老子回復道。
“嗯,有些道理。
曾經我也很是好禮,我也曾以為只需人人遵守周禮,就能重回太平。
但隨著這些年讀的書越多,思考的事情越多,我便放棄了這種想法。”
老子先是點了點頭,認可了孔子的話,隨后又搖了搖頭。
表示孔子的這種想法有些過于幼稚了。
“敢問為何如此?”
孔子很是不解的看向老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