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想要的只不過是給身邊的人一個避風港,讓他們能夠擺脫殘酷的命運,這是我的私心。”
“說了可能不怕你取笑我,我選擇秦國也是想要去改變一些東西,還記得我說的天地人和,道法自然嗎?”
韓非聞言一愣,轉而便明白了許青要做什么,神色復雜的說道
“你想要改變秦國?那你應該知道秦國之弊政已經深入骨髓,遠不是一人之力所能改變的。”
“商君之法,重刑耕戰而強國富國,軍功爵位,打破貴族壟斷,使得秦軍悍不畏死。”
“然,愚民之法終不可長取,嚴刑厲法在亂世尚可采用,但和平之際卻會成為新動亂的開始。軍功爵位,雖讓秦軍強悍一時,但也讓秦國像是一輛剎不住的戰車,最終的結果只有車毀人亡。”
“除此之外,秦國弊政還有”
“韓非兄,不愧是容法家法術勢三派合一的集大成者啊。”許青感慨道。
他身為后世人,經過諸多信息的總和后,才明白秦國到底是為何而亡。
但韓非身為這個時代的人,面對最為強大制度最為先進的秦國,卻一眼就能看出其體制內的弊端,難怪無論是歷史上的嬴政還是這個世界的嬴政,都要想盡辦法得到韓非。
也難怪韓非能夠幫助昌平君設計出青龍計劃,精準的打擊到了秦國每一處薄弱的地方,最終成功掀起了天下起義,推翻了秦國。
只可惜,一統乃是大勢所趨,分封終究是落后了,韓國終究是消散在歷史長河中。
先秦諸子之中,最后最年輕的一位,果然名副其實。
“許兄過獎了,我跟你說這些只不過是想要讓你看清楚秦國,你想要改變秦國很難,稍不注意便是整個秦國上下對你的反撲。”韓非苦口婆心的勸解道。
說這么多,韓非的目的自然還是讓許青留下。
不是韓非自大,就秦國的情況,哪怕是他都不一定能夠解決了,更何況許青呢?
“你留下的話,我有把握與你一起創造一個新的韓國,一個比秦國更加完善更加人道的韓國。”
韓非停下腳步,對著許青伸出了手,目光真摯的說道。
許青看著真誠的韓非,他相信韓非有能力改變韓國,但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讓他施展自己的想法了。
哪怕嬴政后續不讓他入秦,就韓國內部的情況,靠著韓非這過于理想的態度,根本不是那些氏族權貴的對手。
“抱歉韓非兄。”許青搖頭拒絕了韓非的邀請。
“為什么?”韓非沉聲問道。
許青素來都是不愿主動招惹麻煩的,現在卻為了改變秦國,甘愿冒著極大的風險入秦,這讓他有些想不明白。
“為什么?”
許青看著韓非,又抬頭看了看湛藍的天空,心里有著很多的話想說。
他想跟韓非解釋天下一統勢不可擋,也想要說六國為何無法抵抗秦國,也想要說說自己的私心,但最終卻都化作了一句話。
“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他知道歷史的發展,知道秦國一統天下后種種弊端,帶給天下人多少苦難,更知道秦末亂世這場浩劫,讓多少無辜百姓慘死,讓多少文化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