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青見過文信侯。”
“許先生果然如同傳聞一般,年少有為,儀表堂堂,氣質不凡。韓國國小而君昏,不識大賢,讓您明珠暗投。”
“但我秦國不同,我秦國素來看重有才之人,尤其是像許先生這般的大賢。如今您已經入我秦國,在韓國所受恥辱,我秦國自會為您討一個公道!”
呂不韋松開了嬴政的手,將許青扶起來,臉上滿是笑意的說道。
此時的呂不韋,像極了一個求賢若渴而得賢才的人,哪怕無論是地位還是名聲都要比許青大的多,但依舊是一口一個您,給了許青十足的面子。
許青看著如此熱情的呂不韋,心中感慨萬千,如果是按照這個時代的標準,要是能夠被呂不韋這般對待,他定然是要痛哭流涕當場表忠心的。
只可惜,他早已將自己賣給了嬴政,只能維持著平靜的神色說道
“相國言重了,在下乃是罪人,而大王卻不以罪人卑鄙,親自前去相邀,由是感激,遂許大王以驅馳。”
“然兩軍交戰多造殺戮,若是因謠言而出兵討之,傷我秦國士卒,讓我汗顏無地啊。”
呂不韋聽到許青這番話,便也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主動松開了許青的手,笑著說道
“先生果然如同傳言一般,醫者仁心。先生入秦輔佐大王,乃至我秦國之幸。”
嬴政看著被拒絕的呂不韋,心中暗爽,以往有六國士人投奔秦國,基本都是奔著呂不韋去的,幾乎沒人想起他這個秦王。
如今許青當著百官拒絕呂不韋,著實讓他有揚眉吐氣之感,上前走到許青和呂不韋之間說道
“仲父能夠理解先生的仁心即可,然先生乃是當世大才,如今入我秦國效力,寡人決定讓先生擔任太醫令、兼任中常侍、為大夫,賜爵右庶長。”
“您覺得如何。”
呂不韋抬眼看向嬴政,臉上的笑容已經消失,轉而是思索之色,遲遲不語。
百官們看著嬴政和呂不韋圍繞著許青的交鋒,一個個心里更加忐忑起來。
嬴政這還沒有進入咸陽呢,就開始明著和呂不韋打對臺了,而且給許青的官職中,太醫令無傷大雅,而且正適合許青醫家的身份。
更何況許青入秦,秦國朝堂上下都知道這意味著,秦國要和醫家和解,從而改變國內無良醫,軍中少軍醫的情況。
所以給沒有軍功的許青第十一級爵位和太醫令的官職沒有任何問題。
但中常侍和大夫這兩個官職就值得讓人深思了,中常侍的任務是隨侍大王,以備咨詢,而大夫則是有著參與朝政的權力。
這分明是將許青當做心腹,再加上許青對秦國的重要性,有些嬴政不好在朝堂上說的話,許青來說無論是呂不韋還是其他人都不好發作。
武有蒙恬,文有許青,內有蓋聶。
嬴政這剛回來便迫不及待的露出獠牙,這讓他們意識到今后的朝堂上的暗流涌動恐怕要擺在明面上了。
而群臣之中,站在最前排的右丞相熊啟看向許青嬴政的視線格外的復雜,袖口下手微微攥著。
看著遲遲不說話的呂不韋,嬴政表面雖然平靜,但心里已經有些忐忑了。
其余人也將目光看向呂不韋,準備看看這位攝政多年的文信侯,面對嬴政的奪權是什么態度。
“大王,我秦國豈是韓國所能相比的,許先生乃是大賢才,按老臣來看,應當直接賜爵大良造。”呂不韋意味深長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