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宮,太醫院。
許青剛剛走入太醫院后,院中的十幾個人便對他拱手行禮。
“見過太醫令!”眾人齊聲喊道。
許青目光掃過太醫院的十幾個人,為首的太醫丞和其身后的中年人許青認得,正是在章臺宮朝議上驗證他醫書真假的人。
而其余十二個人基本上都是三四十歲左右的人,偌大的太醫院內只有十四個醫官,這讓許青第一次見識到秦國良醫到底缺乏到什么地步了。
韓國國力困苦,但太醫院內除了使喚的內侍之外,大小醫官也有三十多人呢。
“大家不必多禮。”
許青上前將太醫丞攙扶起來,面露笑容繼續說道
“若是論年齡來講,在場的諸位都比我大不少,理應算是長輩。若是論資歷,我更是初來駕到,諸位更是前輩。”
“只是幸得大王賞識,這才擔任了太醫院的太醫令之職。今后宮中諸多事情少不得諸位的幫扶,在此許青先對大家說聲感謝,今后有勞諸位了。”
“不過該說的話我也要說,我雖然年少,但也知道我秦國律法之嚴,若是諸位有什么事情做的不對,也不要怪我按照規定辦事。”
話音落下,許青便對著十四個人拱手行禮。
該說的話必須提前說好,讓這些人知道他的態度是什么,以免今后有什么人犯事跟他扯皮。
“不敢,謹遵太醫令的調遣。”
十四個人連忙拱手還禮,他們可不敢有一點小看許青,要是真仗著年齡和資歷對許青輕視,恐怕不用第二天就得被逐出咸陽宮了。
更何況對于太醫丞在回來之后,已經將朝議上的事情告訴他們了,他們對許青是由心的敬佩。
他們這些人在秦國算得上是良醫名醫,但真放在醫家之中他們最多只是中上水平,如今來了許青這樣真正的神醫,他們抱大腿都還來不及的,怎么可能和許青對著干呢?
要是能夠從許青這里學一點醫術,也夠他們后人繼續坐穩太醫的位置了。
許青直起身子從懷中掏出了兩卷竹簡來,對著太醫丞說道
“太醫丞,我初來乍到不明白咱們太醫院的情況,也不知道大家有什么需要的,這是我寫的醫書。上面是當初念端先生教導我的醫術,我希望這兩卷醫書對大家有所幫助。”
此話一出,十四個人眼中精光大作,目光灼熱的看向許青手中的醫書。
醫書可是一名醫者的命根子,有一卷醫書足以讓一名醫者傳家數代了,一般醫者對于自己的醫書那都是珍藏起來的,哪怕是徒弟親兒子都不見得能夠多看幾眼,更不要說贈與他人了。
更何況許青拿出來的還是他們醫家家主念端先生所教導的醫術,其價值更是有市無價。
當然更重要的是許青的態度,只要他們乖乖配合許青,不找麻煩,許青也是可以教導他們醫術的。
他們也明白許青這太醫令只是暫時的,對方身上有著中常侍和大良造兩個官爵,今后定然是要逐步走向朝堂的,不可能困守在太醫院。
所以他們根本不需要擔心影響自己目前的地位和手里的小權力,只要他們乖乖做好自己,許青不僅不會為難他們,說不準還會提拔他們呢。
當下這十四個人心中便有了數了,一定要好好配合許青這位新的太醫令。
“多謝太醫令。”眾人齊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