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主管理這戲班子也有半輩子了,跟鬼戲打了這么多年交道,就沒見過臺下坐過人。
所以在班主眼里,一直把陳峰當是個外行,畢竟年輕,不懂其中門道,想來勸其離開也就罷了。
可當陳峰說到童子戲這三個字時,班主對此倍感詫異。
尤其這番話,還是從一個年輕人口中說出。
“小伙子,你剛才說什么?”
老班主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由的皺起眉頭又追問了一遍。
“我說,今晚能不能改一出戲,唱童子戲。”
老班主身子一軟,不由的坐在了旁邊的椅子上,一臉驚愕的看著陳峰,半晌才從嘴里擠出了幾個字:
“你知道這童子戲是什么意思嗎?”
陳峰笑了笑:
“班主您說笑了,我點的戲,怎么會不知道呢?”
聞聽此言,老班主站起身來沖著陳峰施了個敬禮:
“我活了大半輩子,沒想到今日看人看走了眼。
能點童子戲的,自然是個行家,先前有所失禮,您多擔待。”
老班主的態度之所以有如此變化,,其根本還在童子戲這三個字上。
要是用最簡單的話來詮釋童子戲在戲曲中的分量,也是三個字,活化石。
童子戲在民間又稱童劇,是流行于江蘇南通地區的地方戲曲劇種。
但該戲曲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儺文化中遺存不多的一個分支。
至今還有很多的專家學者通過研究童子戲來研究儺,儺舞,儺戲
童子戲與眾多地方的戲一樣上演的劇目主題作為歌頌真善美,鞭打假丑惡,潛移默化地引導人心向善,因此也有勸世文的別稱。
但戲曲分陰陽,陳峰在今日這鬼戲班上要求點的童子戲又有了不同的意義。
這一出童子戲是專門唱給鬼聽的,不過其他的鬼戲,是唱給陽間孤魂野鬼,聽完后讓他們放下執念前去輪回的。
而童子鬼戲,唱的是鬼門大開,百鬼夜來。
由于這出戲唱的太過邪門詭異,所以就算是鬼戲班,也很少有人會唱。
老百年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充分詮釋了人們心中對童子鬼戲的印象。
“鬼戲子唱活人,聽完已入死人墳。”
這句話說的就是能來聽童子鬼戲的,往往都是陰曹地府的厲魂怨鬼。
但凡是鬼戲班進村,往往都是需要先報備要唱的曲目,得到批準后才能在這里搭臺唱戲。
可若是說唱的曲目中有童子鬼戲,定會被村民連打帶罵的趕出來。
可今日陳峰卻主動要求唱這一出童子鬼戲,甚至直接把錢塞到了班主的手里。
“這……這……”
班主有些猶豫,看在錢的份上,他有些心動,但對于這童子鬼戲又心存忌憚。
陳峰看出了老班主心中的猶豫,笑了笑,沉聲說道:
“老班主,你大可以焚香開臺,把話說清楚。
這戲是我點的,與你們無關,若招惹了誰,只管讓它來找我,不會給你的戲班子帶來麻煩的。”
焚香開臺也是鬼戲班的老規矩,唱戲前都要燒香禱告,告知此次唱戲的目的緣由,來討個平安。
通過這三言兩語的交談,老班主已然認定陳峰是個內行人。
雖然對于陳峰的年紀如此年輕,還感到疑惑,但班主最終還是被陳峰的誠意和決心所打動,他點了點頭,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