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師傅的話繞來繞去,末了還特意找補了一句,但話里的意思程野聽得明明白白。
進出庇護城太難,只能困在這一畝三分地掙扎,發展的路子窄得可憐。
可這一點根本無解,人口流動速度一旦加快,感染體出現的比例就會跟著攀升,以檢查站眼下的規模,根本應付不來。
目前的大環境,九成九的庇護城采用的都是幸福城工業區那樣,徹底鎖死一片區域的人口流動,才能勉強爭取到些許發展空間。
進進出出一頻繁,感染源就會自動被吸引來,繼而爆發感染潮。
至于說把科技研發的重心放在篩查感染體上,無限制加強檢查站的強度。
這賬都不用細算,一想就知道投入和比例根本不成正比。
先不說感染源還在不斷進化,一旦出現篩查不到的漏網之魚混進城里,前期所有的研發投入都會大幅縮水,甚至變得毫無意義。
更關鍵的是游蕩性感染潮。
這是每個庇護城都躲不過的劫難,沒有實打實的硬實力,一旦感染潮來襲,庇護城隨時可能土崩瓦解。
再者研發所需的資源不是憑空出現的,精密儀器需要稀有金屬,藥品研發需要特殊生物樣本,連最基礎的資源都得靠外出開采。
幸福城初創時也逃不過這個定律,還得組建拓荒兵團,多少人埋骨荒野才換來了最初的啟動資源。
也就是這十年來,幸福城的工業水平不斷進步,才逐漸擁有了虹吸周邊人才的資本。
靠著更先進的武器、更穩定的物資供應、更完善的工業設施這些優勢,收割周邊的小型聚集地和庇護城,要么被吞并,要么成為提供原材料的附庸。
若是不想著變強,只想著防守。
石省崛起的就不是幸福城,而是其他庇護城了。
“那你沒想著動一動?”
“我就算了。”
田師傅連忙搖頭,忍不住笑道,“程檢查官,天下烏鴉一般黑,就算是薪火庇護城那樣的千萬級超級庇護城,其實和咱們也差不多,只是有些人不信邪罷了,非覺得自己能闖出來名堂。”
“你去過薪火庇護城?”
程野愣了下,根據地圖顯示,兩個庇護城直線距離都隔著將近四千多公里,中間還隔著一片被感染源占據的無人區。
“不是去過,是我就從那里出來的.嗯,咱們幸福城的初創人員,有不少人都是從薪火庇護城出來的呢。”
田師傅有些懷念,“薪火庇護城呢,不像咱們這樣分緩沖區和內城,而是做了更加細致的劃分,比如工業區、農業區、生產區、拾荒區、采集區、運輸區、外城區、內城區大大小小幾十個片區。”
“不同片區離核心區的距離不一樣,配備的防疫手段在等級和規模上也差得遠。拾荒區挨著最外圍的廢墟,天天得跟游蕩的感染體打交道,防疫全靠硬拼,但那兒的人要是能活著攢夠功勛,就能申請搬到農業區,至少能安穩種點糧食,農業區的人再往上爬,才能進工業區.”
“你當時是在?”
“運輸區嘛!”田師傅拍了拍方向盤,呲牙道,“天天開著大車往返礦區,那會比現在好一點,至少感染體還沒這么多,但死亡率常年也在20%左右,死一批,換一批。”
“后來實在撐不住就跑了,流落荒野十多年,輾轉來到幸福城扎根。”
“說白了,所有庇護城都是換湯不換藥的這一套,一層疊一層,去了哪里都會有最安全的地方和最危險的地方,想要進安全的地方就得跟其他人搶名額,不過咱們幸福城倒是沒有裝著,直接明碼標價,讓你知道攢夠就是進去享福的,很多庇護城聽說還搞競拍,安排人抬價,更惡心。”
“你倒是看的清楚。”
程野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其實在拿到庇護城分布地圖的時候,他就已經對這點有了認知。
要是哪個庇護城的理念真能行得通,真能做到人人安穩,哪還會有這么多大大小小的庇護城?
“程檢查官,你好像對外面的世界很感興趣?”
“是啊,我得提前了解了解,不然我們是要出外勤的,總不能兩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那可真是.生錯了時代,以前新紀剛剛開啟的時候,最適合你們這種人了,現在格局初定,感染體肆虐,出去一趟太不容易。”
田師傅正說著,公交車緩緩停了下來。
不過并不是始發站,而是要更靠前兩百米的位置。
“您打算在哪兒下車?我這車子快沒電了,早上好多車擠在那邊充電,我沒充上,這會午休時間應該有空位了。”
“充電?”
程野眉頭一挑,忽然心動,“我能跟著去看看嗎?正好也要去工務署辦點事。”
“沒問題,充電區正好和辦公樓就幾百米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