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辦公椅上,還真把自己當成站長了是吧?
不過這樣也好,讓他來對程野說這些話,總比自己開口要順氣些。
“我想想”
意識到眼下或許又是想要上位的考驗,程野拋開雜念,大腦飛速運轉。
和上次與唐斯談話時一樣,沒有更多信息支撐,這又是一場紙上談兵。
而紙上談兵最關鍵的,是展現大局觀。
只要把握住大局,細節完全可以慢慢推敲,集眾人之力完善。
話筒忽的沉默了下來。
過了足足四五分鐘,程野這才沉吟著開口道,“江川.”
“程檢查官您說,我手里拿著筆,您說我記就行。”
“好。”
程野開口道,“建設外城的草案可以執行,但有兩個問題得先確定:第一,是修建類似緩沖區的外城架構,還是類似薪火的分流架構?第二,建設過程中的物資分配制度,是按勞分配,還是按進度分配?”
連續兩個問題,又超出了江川的知識范圍。
他本能的轉頭看向丁以山,卻見丁以山也在低頭思索著。
過了十多秒,才示意他按下靜音鍵,“問他兩種架構的利弊,問他分配制度的利弊。”
“明白。”
江川很快轉述了問題,這次程野的回答來得又快又清晰。
“類似緩沖區的外城架構,會出現核心區域與邊緣區域的劃分,這就涉及嚴重的分配矛盾。如果第一批遷徙者被分到安全便利的核心區,后續趕來的人只能去偏遠的邊緣區,公平性根本無從談起。很容易立刻引爆區域間的對立,到時候想壓都壓不住。”
“而類似薪火的分流架構則能避免這一點,每個區域都是相對獨立的核心區,沒有明確的等級劃分。建設中遇到的地形差異、安全距離問題,也能通過物資調配來平衡。比如減少靠近防線區域的物資配額,給遠離防線的區域增加額外獎勵,這樣既能引導人手流向外圍,又能推動整個外城均衡建成,避免出現一邊飽和、一邊荒蕪的局面。”
“至于分配制度.”
程野的語速放緩了些,“按勞分配的好處是直觀,干多干少一目了然,能最大程度刺激個人積極性。但缺點也很明顯:外城建設不是單打獨斗,砌一面墻需要和泥的、運磚的、搭腳手架的互相配合,要是每個人都盯著自己的勞,很容易變成各干各的散沙,整體效率反而會下降。”
“按進度分配則相反,更適合團隊協作,如給某個建設小組劃定區域,規定三天內完成一段防御墻,完成了就按人頭分物資,超額完成還有獎勵。這樣能逼著大家抱團,但也可能出問題,要是組里有偷懶耍滑的,又沒有足夠的監察懲罰制度,很容易形成一人偷懶、全組受累的局面,拖慢整體進度。”
“而這一點恰恰很難衡量,如果我們將監察權限下放,他們很可能只想要身強力壯的人,把婦孺老弱全踢到一邊,造成新的不公,如果回收監察權限,面對幾十萬人的規模,工作量會大到根本扛不住。”
江川筆尖在紙上沙沙游走。
程野說的東西非常淺顯,他能聽懂,可要往深了想卻有些吃力。
似乎沒有完美的選擇,選哪種都有無法解決的麻煩和問題。
“那有沒有折中的辦法?”
記錄完畢,不等丁以山示意,江川便忍不住追問。
“有!”
這問題,對他這個新理念推行者可太簡單了,說出來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程野話鋒一轉,干脆道,“設立區域包干制度,明確區域任務到人,損益均由包干者承擔,同時劃立明確目標、制定階梯獎懲,讓其對結果負直接責任!”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