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正是他展現這一部分優勢的最佳時機。
似緩沖區的居民都不常見這些車輛,對于外面的流民而言,更是稀奇。
等車子開出去,標語一貼,保管是全場焦點。
何況這些載具本就是未來大波鎮的底子,不算刻意炫耀。
“人手和載具,是讓人看到跟著我們的好處。”
程野話音一轉,“但更重要的是展示大波鎮的優勢,這才是重頭戲。”
他帶著有些發愣的王康回到小賣部,拉開卷簾門,在門口柜臺下摸索一陣,掏出幾十張卷起來的海報。
為了防止泄密,這些全是他這些天一筆筆手繪的,沒有任何外人參與。
雖說畫畫水平只夠中學水準,忘得差不多了,但在行動點加持下,還是精準展現了他想要的效果。
示意王康幫把手,將海報一張張貼在小賣部空著的墻上。
花花綠綠的,格外醒目。
“程哥,這是”王康看得眼睛發直。
“工程圖。”程野言簡意賅,從視察開始一直古井無波的臉上,終于閃過一絲心安的笑容。
設計大波鎮的建設計劃,單靠一份由數據組成的建筑方案遠遠不夠。
這里不是現代,不需要層層審批、嚴格按圖施工,最終被檢查通過后才能投入使用。
廢土里,講究的就是靈活應變,沒有任何規矩,只要能發揮作用,不會塌陷就是好的建筑。
而且今天缺材料,明天改需求,后天還有可能發生意外,根本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案。
所以關于大波鎮建筑方案只是用來通過考核的,對實際建設而言意義不大,這也是三輪考核不再注重于紙面的原因。
真正能打動流民的,是讓他們一眼就能看到的未來,讓他們激動不已的未來。
其他檢查官會想到這一層嗎?
看王康震撼無比的表情,程野心里已然有了答案。
每張海報上半部分是他手繪的大波鎮現狀:
泥濘的鄉道、變成廢墟的鎮子、涇渭分明的白水河與黃水河,以及周邊荒涼的荒野,看起來就和其他破落的村鎮沒有任何區別。
下半部分則是做了工程改造后的模樣:
鄉道拓寬成足夠三輛車通行的水泥路,兩側清理出大片空地,設有簡單的隔離網保護,甚至還有一段段應急休息點。
鎮子廢墟推倒重建,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有平面圖、俯瞰圖、正視圖
所有海報上沒有任何數據,只有畫面。
河道改造、漁業開放,甚至連水電站都畫了進去。
當然,最為氣派的還是擺在所有海報中央,足足占據了四幅版面的氣派建筑。
大波檢查站!
這是一座不亞于中央檢查站規模的大型檢查站,棱角分明,透著一股讓人安心的厚重。
立在已經成型的大波鎮前,像是一座雄關,給人一種能擋住所有感染體的安心感。
“他們或許會說理念,說資源,說經驗,說自己過去的成績。”
“這些,我們都沒有。”
程野指著海報,聲音依舊沉穩,“但我要告訴他們的,是未來。”
“是用眼睛能看到,用手能夠觸摸的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