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競爭,是抹平自身劣勢的最好方式。
尤其是和檢查站的這群老登檢查官競爭,就更需要找準賽道發力。
紙面考核時,他能憑扎實理論和獨到眼光沖到前三分之一,靠的就是避開熱門地點,不和人硬碰硬。
如今到了第三輪實戰考核,程野依舊不打算和其他檢查官拼刺刀。
一來拼不過,哪怕是李馬太這種多年沒出外勤的高期檢查官,資歷寫出來也能堆十幾頁,功績能吹得天花亂墜。
而對上那些競爭力不強的一、二期檢查官,本就是包干里的炮灰,贏了也對大局無補。
二來沒必要,能輕松贏下,誰會用笨辦法?
“.”
王康的目光在海報上來回掃視,久久沒回過神。
他從沒去過大波鎮,對那地方一點概念都沒有,可看著這些圖畫,腦子里卻慢慢有了輪廓。
大波鎮果然是個偏僻的舊時代小鎮,被漲潮的河水應該反復淹過好多回。
只剩下骨架的一些廢墟建筑,在風兒的吟唱中慢慢走向徹底的消亡。
到處都是孤寂的味道,被大片大片的綠色藤蔓裹著,顯然已經很久沒人去了。
就連通向文明邊緣的那條鄉道,僅存的混凝土都酥得像泡沫,一腳下去就能踩碎。
殘酷,卻又真實。
完全符合所有人對廢土上破落小村鎮的刻板印象。
但不同的是,這小鎮旁邊有條大河,還有座仍然立著的堤壩。
堤壩里畫著密密匝匝的魚群,順著河道彎彎曲曲地流,最后分流匯入一座看著就很結實的水電站。
“大波鎮”
王康低聲念著,有了這初步印象,再看下面的效果圖,心里忽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原本破敗的鎮子,周圍的荒野被清出去足足一公里,空出一個大圈。
大圈內側,圖紙上畫著一整圈圍墻,看著得有三米五高,每隔五百米就有個崗哨樓,把大波鎮裹得嚴嚴實實,安全感一下子就出來了。
就連挨著水的那一側,也修了圍墻,把河道那邊可能來的危險擋在外面。
而在鎮子里頭,那些廢墟徹底沒了蹤影,整個區域分成了三塊,一大兩小。
小的兩塊目前都空著,規劃圖上也只簡單標出了公共設施名稱。
但大的那塊,畫的是幸福城晚間播報里常出現的“標準化居住單元”,也就是用預制板拼起來的簡易房子,尺寸可以按照建造者的想法,可長可短,可寬可窄,還留有各種水路、電路接口。
要不是幸福城冬天太冷,這真是最好的選擇,能最快把人安置下來。
可眼下,12個衛星城沒一個用這個的,寧愿讓流民住帳篷,所以才需要晚間播報瘋狂宣傳,讓人接受。
“程哥,我們用這個居住單元,會不會.”王康滿眼擔憂。
圖示里的居住單元瞧著是整齊漂亮,藍色的頂棚,白色的墻。
墊高一部分后,簡直比緩沖區看著還要舒服,可背后的隱患實在讓人不敢掉以輕心。
如果到了冬天,這些單元就是冰窖,或許還不如挖個坑睡帳篷舒服。
“這正是我計劃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