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物資多而雜,點數比例也不固定。
程野快速估算,基建點數與貢獻點的比例并非固定1:100,大多數民生物資能維持在1:120左右,衣服、收音機這類稍貴的甚至能到1:150,而拆遷、建設工具更是夸張到1:200。
但饒是如此,程野粗算了下給五百人配齊所有生活物資,單是500套床墊被褥就要30點,再加上其他必需品,起步就得75點往上。
“這要是全買了,基建就只能喝西北風了!”
做到心里有數后,程野手指一劃開始按計劃下單。
床墊、被褥、衣服這些。
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居民們想要這類物資,都必須自己出錢購買。
作為大波鎮的包干負責人,他只會盡可能提供報酬豐厚的工作崗位,讓所有人多賺一些錢,以最快的速度改善生活。
要是直接免費發放,就和趙嘉給青壯開高價一個道理,遲早養出一群等福利的懶人,既難設獎懲,也寒了實干者的心。
況且流民們并非一無所有,幸福城本就發了些基礎物資,加上他們遷徙時帶的家當,撐段時間完全沒問題。
現在該買的,是必備工具、口糧,以及些能提振人心的東西。
營養漿是剛需,每人每天5袋才能保證體力。
2500袋,正好5點。
三類工具套裝各訂100套,共300套,花去15點,開荒、建設、維護都離不了趁手的家伙。
毛巾買500條,2點;水桶320個(每戶2-3個,青壯1個),4點;水盆同數量,3點。
這些都是過日子的基本家什,不能省。
夜里巡邏得有光亮,30個手電筒配4個手搖充電器,3點。
算到這兒,已經花了32點,程野盯著剩余的70點,手指在防感過濾水壺上頓了頓,大波鎮雖靠近水源,取水方便,可水下情況不明,加之雨季持續,難保沒有感染源順流而下。
營養漿終究替代不了飲水,這東西能過濾感染源,能大幅減少感染風險。
他咬咬牙,加了30個,又花去5點!
“錢真是一點也不經花啊,還剩65點,該給基建留著了。”
程野點開購物車,看著顯示出來的數字,忽然生出“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的感慨。
這些民用物資單看不貴,對個人而言負擔不大,可一旦乘以500這個基數,缺口便立刻變得驚人。
也只有幸福城這種擁有完善署制、數百上千人管控物資體系的地方,才能維持物價統一穩定。
再往細里想,背后是整個龐大的工業區,是十數萬工人的勞作,才撐得起如今讓他從容挑選的局面。
甚至,還需要檢查官不斷外出談判聯絡、庇護城之間的商隊持續采買運輸,才能保證原料供應不斷。
這些在舊時代看似輕易就能解決的問題,在廢土,至少得幾萬人的努力才能勉強搭起個簡單框架。
“想要建設一個獨立于庇護城之外的聚集地,這么一想還真夠難的,要是沒有獨立的物資采購體系,繞來繞去,終究還是得依附在庇護城之下生存啊!”
這般想著,他手指一劃,點開了接下來考核的重頭戲。
頁面跳轉,有關基建的類目同樣多的驚人,甚至比物品還要多,達到了整整1670頁,足足33400條。
當然,其中很多基建材料都是同一個種類,不同規格細分開來。
“這一關,拼的就是檢查官的個人能力,或是有沒有人脈能幫忙出謀劃策、規劃布局!”
程野指尖翻飛,在商城里快速搜索下單。
對他而言,挑選這些基建材料純屬專業對口,腦子里早有成熟方案,此刻落到購物車里,不過是權衡價格與性價比罷了。
若是某項材料因前期衛星城扎堆選擇而缺貨,或是優惠力度不足,他會毫不猶豫跳過,找平替、降檔次也毫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