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挪死,人挪活,窮則思變,這點變通他還是有的。
一項項材料隨著指尖輕點跳進購物車,剩余點數肉眼可見地減少。
直到翻到“居住單元”類目,程野原本沒打算在考核階段就購入這些,既浪費資金,又會擠占勞力。
可當他點開詳情頁,上面的價格與右上角標注的優惠瞬間讓他猛地坐直了身子。
【標準居住單元:1點/8個】
【該品促銷優惠中,當前價格僅為:4.9折,優惠策略:買3送1】
臥槽,眼花了?
4.9折!
買3送1!
這促銷力度,簡直堪比現代路邊那些“廠家清倉,最后一天”的甩賣,夸張得讓人不敢相信。
“是因為沒人買,前期生產的居住單元大量積壓,才搞這么大優惠?”
程野大感意外。
這些天的晚間播報和小太陽頻道,總會在末尾提一嘴衛星城建設進度。
一批的12個衛星城,愣是沒有一個采用居住單元,以至于播報里還得時常宣傳這東西的好處,就為了讓流民少些偏見。
可即便如此,也不至于把價格壓到這種地步吧?
這生產出來,簡直是純虧本買賣。
“虧本?”
程野忽然一愣,豁然開朗,瞬間想通了居住單元能賣這么便宜的關節。
所謂虧本,前提是生產材料依賴外部進口,有硬性成本卡著。
或是原材料獲取要付運輸費、加工費,層層疊加才有“本”可虧。
可居住單元的主體預制板,用的是拆遷廢墟里的碎磚、廢石當骨料,混點水泥一壓就成,厚度不過15到20厘米,內部只鋪層鐵絲編織網增強整體性。
這種板子根本不需要復雜設備,原材料從川市廢墟里隨便扒拉就能回收,甚至能在現場支模澆筑,單塊成本只有普通鋼筋混凝土板的四分之一。
雖說強度降到了c20甚至c15,可支撐日常居住荷載,足夠了。
至于非承重隔墻,干脆用廢舊石膏板或硬紙板壓制而成,屬于十足的廢土特色建材。
哪里有什么成本之說?
唯一稍值錢的是連接件,可對以工業立足的幸福城來說,倉庫里積壓的這類零件怕是能堆成山,就算虧本拿出來支援衛星城建設,也合情合理。
“既然是這個價,思路得變一變了!”
程野瞥了眼右上角剩余的17點,略一猶豫,果斷回購物車刪掉了部分用來修補超市、政務大樓的材料。
他原本計劃先修修這些廢墟,暫時當安置點,可眼下居住單元便宜到這地步,用考核的基建點數采購一批,簡直是血賺!
至于別人擔心的冬季保暖、使用壽命等隱患。
這算問題嗎?
若把居住單元孤零零扔在空地上,確實是隱患。
可衛星城建設本就不是單靠一種建筑,完全能用其他結構互補。
他都不用細想,腦子里就有無數方案思路。
比如搞梯度建筑布局,借幸福城冬季多西北風的特點,把較高的公共建筑規劃在西北側,形成天然擋風墻,減少居住區熱量流失。
或是用連廊把居住單元和公共建筑連起來,圍出半封閉的庭院,既防冷風滲透,又能靠建筑群體的熱島效應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