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妙一打開大門,只見七八個學生,個個提盒帶鍋的,隔開幾步,規規矩矩站在外頭。
中午已經來過一回,諸人此時再來,雖不至于到老馬識途地步,卻已經沒了頭一回的局促,尤其又吃了豬腳飯,喝了芥菜咸蛋湯,已是把自己當做一家人似的,見了宋妙,張口便喊。
這個道:“宋小娘子,這食盒放哪里的好?”
那個道:“宋攤主,這鍋我們洗了三四回,很是干凈了,給你送到哪個位置去?”
又有人道:“宋小娘子,蒸籠我們洗晾了半天,只這天氣陰,還有些水汽不干,要不要放在哪里倒扣?”
人人殷勤得不行。
宋妙忙讓眾人進來,請他們幫著把鍋碗盆籠各歸各位。
一時東西收拾妥當,那程子堅跟王暢各提一兜子東西,當先站了出來。
程子堅捧著手里兜子送到宋妙面前,道:“也不好空手來,路上見有人挑擔賣早桃,時辰不早了,他急著出城,不用討價還價,自己就報了個五文一斤,好便宜!我們干脆包了圓,給宋攤主送來嘗鮮——他切了一個給我們吃,味道還挺甜!”
宋妙見那兜子十分大,乃是草繩編的,里頭怕不得有五六斤一袋,如此一算,兩袋加起來少說也有十斤,忙道:“我一個人吃不了這么多,我留幾個出來,其余你們帶回去吧?”
一時后頭所有學生都跳了起來。
“慢慢吃啊!”
“這算什么多!”
“就是!這才幾個!我前兒溫書,邊看邊吃橘子,一天便把五斤橘子吃了個干凈——宋小娘子每日做這么多好吃的,肯定費力又費腦子,幾斤桃子,不在話下,三兩天就吃完了!”
“哪有送來的東西,還要帶回去的道理!”
“宋攤主不給我們面子!”
眼見這群人嘴巴不但能吃,還一個比一個會說,宋妙只好收了,道了謝,又請他們留下來喝口茶再走。
因堂中像樣桌椅早被人搬抬走了,只剩幾張破爛貨,根本湊不齊這許多人用的,她便取了幾個蒲團來放在地上,請眾人坐了,搬了張歪條凳出來擺在中間當桌子,又問道:“諸位吃了晚飯沒有?”
一干人等盡皆應是。
“吃了。”
“吃了才來的!”
有人趁機抱怨道:“中午還能有宋攤主做的豬腳飯,吃得我腳都要翹,下午就淪落到吃膳房,當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不用三十年,只兩個時辰就河東河西了,我等實在可憐!”
“是哩,宋小娘子什么時候才能午飯、晚飯一齊做了來賣啊?早些做了,咱們也有東西可吃,不至于這樣慘!”
“正是,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從前日日吃膳房,難吃也就難吃了,眼下吃過了這樣好東西,實在過不下去那等苦日子!”
宋妙聽得直笑,漫應幾句,才端了熱茶、點心出來。
她前兩日做了些糖裹子,下午想著豬腳飯學生們要來送鍋碗等物,只怕不夠招待,順手又炸了些五香蠶豆,此時拿碟子盛了幾盤,一并端了出來放在條凳上。
才一放下,她便想到程子堅說的上火,此時去看,果然對方那下巴上面皰還沒有消,又看其余人,零星也有兩三個臉上長面皰的,便指著那幾碟子道:“這小食乃是香口炸物,十分上火,大家要是肝肺火燥,千萬不要貪嘴,吃別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