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這許多官差要日夜輪值,韓礪自然也身在其中。
要只是一天兩天還好,時間長了,誰也挨不住。
宋妙原本想著,或許可以幫著做些零嘴。
可再一想,零嘴禁不住吃,況且當差的時候,也不怎么方便吃東西。
思來想去,倒是可以做一點提神的飲子。
單喝茶水太寡淡,還容易餓,那韓礪既是關中人,多半飲食喜好偏向陜關一地。
正好此刻見得這雀麥和莜麥,很適合做一個關中飲子,喚作甜胚子。
雀麥又叫燕麥,莜麥此時另有一個名字,喚作青稞。
青稞性平,味甘,可以健脾益氣,燕麥則養肝明目,兩者都是好東西。
以此為底,只要再添一點茶葉進去,就可以令人精神半天。
宋妙上前問了價。
價錢也很合適,尤其那燕麥,本是馬匹嚼料之一,非常便宜。
這個成本,完全可以一次做多些,給早飯攤子也添一個甜味飲子。
她索性買了一大袋,提著回了家。
這一回剛進酸棗巷,天上便響起轟隆隆雷聲,繼而大雨如注。
隨身沒有帶傘,宋妙只好扶著那一袋子糧食頂在頭上,頂著頂著,忽然就想到小時候跟娘親出去玩的場景。
當時本來是要到后山的荷塘找藕,母女兩個下塘踩了一身泥,臟兮兮的,最后只摸出來幾根斷藕,仍覺好玩,看得跟寶貝一樣,高興得不行。
結果回家路上,路遇大雨,兩人就回身摘了大大的荷葉,頂在頭上遮雨。
娘親調侃自己是泥猴子,又說她是小泥猴子,還說老天突然下這個雨,是特地來幫她們洗身上泥巴的。
往事如夢,歷歷在目,哪怕只是回想,依然很快樂。
娘親喜歡吃藕,尤其喜歡那炸的蓮藕肉丸子、醋溜藕尖,另還有藕夾并那排骨藕湯。
可惜現在還不是吃藕的季節,不然她想家時候,可以一樣樣做來。
藕丸子油香鮮甜,醋溜藕尖脆爽開胃,藕夾酥脆鮮香,排骨藕湯香濃粉面,俱能與天地父母尚饗。
想著從前事,宋妙的腳步卻沒有停,眼看宋家食肆就在前方,她才要掏鑰匙,卻見門口處有個婦人帶著小孩,正在屋檐下躲雨。
見得宋妙回來,那婦人忙把坐著的女兒拉到一邊,歉聲道:“打擾小娘子了,等雨小一點,我們就走。”
聽她口音,像是南邊來的,此時滿身都濕了,一頭一臉也都是雨水,看著非常狼狽,衣服破舊,連那鞋子都腳趾頭位置都穿了孔。
一旁那女兒只有四五歲模樣,個頭矮小,瘦巴巴的,頭發特別稀疏,此時雖然是被母親拉著,依舊很局促,垂著頭不敢說話。
那婦人腳邊放著一挑擔子,不像是進城賣的東西,倒像是包袱細軟。
宋妙便道:“沒事,這里盡可以隨便躲雨,不用著急走。”
她說著,便放下頭上頂的袋子開了門,復又提了那袋子進去。
一人獨居,又是正值天黑,若是平常,她可能還會多思量幾分,但此時家中都是官差,并不需要擔心安全。
宋妙先進得雜間,跟里頭的巡兵輕聲打了個招呼,復才出得正堂,撿了張條凳,開門出去,打算給那母女兩人坐。
然而一出大門,卻見那小女孩捧著雙手站在門口,一副想要敲門,又不敢的樣子。
宋妙便蹲下身子,輕聲問道:“怎么啦?”
那小女孩仍舊不敢抬頭,又不說話,只把手捧得更高了些,舉到宋妙面前,又轉頭去看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