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個漢子便上得前去,七嘴八舌把事情說了一遍,又你一言,我一語,指控宋家吃食不潔。
宋妙待他們說完,方才道:“諸位官爺,他們說我家吃食不潔,但除卻那一位老爺子,昨日出攤賣了數百份早食,另有訂送的也有二百余份,不曾聽得誰人吃壞了肚子……”
“別人不來找你,未必是沒有吃壞的——我們家要不是老爺子只吃了你那攤子上的東西,也不敢這么上門來找!”
巡捕們聽完,先問了那三人來歷。
原是靠著朱雀門那瓦子,臨近汴河橋頭巷的湯姓人家,三人除卻當頭的是生病老頭兒子,行四,其余一個是鄰居,一個是他族兄。
“湯獲,我同你直說了吧——若是旁的攤販、店家,或許還不好說,可這宋小娘子做的早飯,我們日日都訂著,昨日、今日,我都吃了糯米飯同燒麥兩樣,另還有這許多弟兄,俱也吃了,沒有吃出毛病的,是不是哪里生了誤會?”
聽得巡捕這樣說,那湯獲卻是并無半點服氣模樣,反而氣性更起,瞪著宋妙道:“怨不得你口口聲聲要來見官,原來早買通了附近官差,曉得他們必定會袒護你,才敢如此猖狂!”
說完,又轉身對著后頭許多跟來的閑人道:“大家快瞧瞧!這狗攤主勾結官府,顛倒黑白了!”
見得這湯獲如此不講道理,后頭幾個巡捕臉上都難看極了。
當頭那人喝道:“哪里袒護了?!人人吃了無事,這小娘子難道單為你爹做的吃食,不然怎么會旁人吃了好好的,就他吃了不好??”
又道:“你不要在這里胡說八道!”
那湯獲還未說話,后頭不知哪個湊熱鬧的人忽然插了一句,道:“干不干凈,去她家看看廚房,不就知道了?”
得了這個提議,那湯獲儼然溺水者見了救命稻草,急忙叫道:“正是,雖說看不到昨天吃食,可那廚房什么樣,一眼就能瞧見,眼下過去,正好捉她個正著!”
“胡鬧,好端端的,哪有隨便去看人廚房的?”早有巡捕駁斥道。
“她那廚房要是干凈的,哪里會怕人看??”
眼看又要吵起來的樣子。
后頭許多朱雀門沿路百姓湊過來看熱鬧,倒叫巡捕們束手束腳,投鼠忌器,生怕傳出去不好。
宋妙見狀,上前一步道:“若是看了廚房,果然干凈,那又當如何?”
湯獲當即道:“干不干凈,我一個人說了不算,街坊們自有眼睛!”
這就一口氣把現下跟在后頭的人,都納了進去。
但宋妙并不反對。
巡捕說“好端端的,哪有隨便去看人廚房的”,但宋妙也想說,好端端的廚房,正要隨便叫人去看,才能把“好端端”三個字讓外人知道。
她實在自信。
做得好,怎會怕人看?反而希望人去看。
人多嘴就多,閑人的“閑”字,正是“口”字不封口不封門,到時候眾人去自家食肆里走一圈,將來出去,不敢說人人,但必定許多人都會幫忙傳揚。
兩邊事主都同意,巡鋪里便出了一個巡捕,帶上兩個巡兵,跟著一道酸棗巷趕。
官差帶頭,后頭又有許多人跟著,少不得引來更多看熱鬧的人議論,又問發生什么事。
一時隊伍又壯大了些。
等到了宋家,宋妙取了鑰匙把門一開,眼見眾人齊齊往里頭擠,忙叫道:“諸位!今日還得麻煩大家做個見證,但我家是做吃食生意的,樣樣都以潔凈為先,還請只用眼看,不要亂動,不然碰得臟了、壞了,須不是好!”
一邊說,一邊攔在灶邊。
后頭小蓮聽得動靜,急忙跑了出來,見得許多人,嚇了一跳,卻不敢走,直往宋妙身邊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