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還有一樣最最搭配的——此時清明前后,都說清明螺,賽只鵝,拿螺跟酸筍一炒,下足茱萸、薄荷,不用菜,光是泡那又酸又辣又鮮的湯汁就能吃掉一碗飯。
趁著季節未過,螺螄肉肥、腥味小,暫未帶耔,不光用來配酸筍,家里那許多薄荷也能用上,拿來釀個田螺釀,也是佳肴一道。
正好前次見面時候跟那韓礪約好了,過不了多久就是自己接了程子堅請托,設宴謝師的日子。
當時韓礪說不要多做,只三四個簡單菜色,大家一起上桌,一頓吃完就好,又要她撿順手的來。
來往這幾次,宋妙自然看得出對方不是說客氣話,既如此,便打算做些應季菜,或許看著沒有那么成宴成席,但味道只有好,沒有壞的。
她背著竹簍再往回走,眼見不遠處就是巡鋪,卻是見得那程二娘從后頭大路上匆匆而來,忙迎了上去,叫道:“二娘子!”
對方一轉頭,又驚又喜,道:“小娘子怎的在這里!”
又道:“我把吃食賣完,回家一看,聽得小蓮說了后頭事,只怕那人不肯罷休,實在不放心,便說來巡鋪看看什么情況。”
宋妙道:“已經沒事了。”
又把湯獲家中情況,并兩個小孩得病,最后發現是那鹿肉脯的問題說了。
程二娘忍不住罵道:“也不知哪里來的黑心販子,拿這樣東西害人!”
又道:“那湯家人也太不曉事了,一通瞎折騰,眼瞎耳聾的,倒是連累我們,自己又可憐,又討嫌!”
說著就要去接宋妙背上竹簍,道:“一路沉肩膀得很,換我來背回去!”
宋妙確實背累了,也不跟她搶,只交代里頭有錢,乃是因此又接了兩百余份的早飯生意的訂金。
程二娘一下子就轉了臉色,喜笑顏開,道:“總算沒叫小娘子白吃這點苦,應得的!”
兩人邊走邊聊,順著就去做些干貨采買,路過魚檔,宋妙特地拐進去買了一大兜子田螺。
程二娘見狀,忍不住道:“螺肉有土腥味,不好做。”
宋妙笑道:“螺螄要養幾天,做的時候多多下油,多放薄荷,加茱萸——到時候螺肉又肥又鮮,我添了酸筍進去,酸酸辣辣的,你且等著,到時候吃了就知道了。”
程二娘聽著聽著,一不留神,口水已是出來了,忙應是不提。
其余東西買好,眼看接近晌午,飯還沒著落。
家里雖還有些鮮肉,但宋妙自買了酸筍,就惦記著吃酸的。
程二娘母女來了一陣,同吃同住的,宋妙也曉得她們口味,并無忌口不說,口味還都頗重。
便是小蓮年紀不大,竟都已經比宋妙這個成人還能吃辣。
她想了想,索性又繞去雞鴨鵝檔口,問那檔主買了幾副雞雜,轉頭同程二娘道:“中午簡單吃些,我曉得二娘子吃內臟,小蓮也是吃的吧?”
窮人家的小孩,自然沒有挑食的。
一時兩人回了家,那小蓮不用人交代,算著時辰,已是把米淘好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