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妙聞言,心中算了算時間,道:“若要卯時初就啟程,那得早些準備才好——近來多雨,不知要在哪里吃?我怕路上遇得什么意外,一時趕不過去。”
朱氏道:“在戴樓門外頭,因地方偏,價錢便宜,我家早年間在那賃了個大院子,原是放貨用的,這回那客人帶了一隊人馬過來,又有許多貨,我爹搶著借給他了。”
又道:“我在那院子里原有一間空屋子,不如你們今晚就住那屋子罷了?不然大晚上的,往那戴樓門跑,我也不放心。”
宋妙應了,又問她菜色有沒有定下來。
朱氏道:“就是你先前擬的那些,你要問我爹,幾十年了,他只一味愛吃豬頭肉同大蔥夾卷餅,按他喜好,這席不用請了,做好豬頭肉,你只在一旁給他烙餅就是。”
女兒說親爹,格外直接,宋妙忍俊不禁,笑道:“若有才拔出來的新鮮大蔥,選那甜味足的,切絲也好,不切絲,整根也好,和鹵豬頭肉,最好帶幾片豬耳朵一道卷煎餅。”
“煎餅面糊里添黃豆粉,薄薄一卷,吃起來就更松酥,裹甜醬,吃著口口甜中帶嗆,大辣大咸大鮮大香——其實嬸子爹爹十分會吃!”
被宋妙這么一說,朱氏竟是被帶得偏了,腦子里不自覺就跟著那描述,想象起那薄薄煎餅裹著蘸滿甜醬蔥絲、鹵豬頭肉、切片豬耳朵的樣子、口感,也笑了起來,道:“我往日不愛吃那蔥卷餅,給你說得都有點饞了!”
又道:“另還有一件事,你若來得及,送佛送上西——那客人隊伍隨行帶有十幾個鏢師,許多伙計、人口,怕不有五六十口人,你有沒有合適菜色?不如把其余人早飯也一并做了,不然他們還得想著吃什么。”
宋妙便道:“這個容易,我只當照舊出攤,做一鍋糯米飯、一小蒸籠燒麥配些湯就好。”
又道:“我想看看廚房,另還有,明早的食材是家里自備,還是我去另買?”
“我昨日才去了,那廚房里有些常見廚具、油鹽、米面,另還有柴禾,其余卻是不怎么全。”朱氏道,“只怕你最好把用得上的都捎帶上,免得到時候還得想辦法出來找。”
兩人又說了幾句,等商量妥當,那朱氏報了價錢。
果然頗為豐厚。
宋妙忙道了謝。
朱氏擺了擺手,道:“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好謝的!”
說到此處,她卻是話鋒一轉,又問道:“你們今日不出攤么?”
宋妙搖頭道:“發這樣大水,路上都淹了,樣樣漲價,連肉、菜都不好買,攤子只好歇幾天。”
朱氏臉上頓時有些失望,道:“我原還想著早些過來,截你在家,買些雪蒸糕、素燒麥吃!”
宋妙笑道:“今早沒有雪蒸糕、素燒麥,但我正要做早飯——嬸子要是沒有急事,一起吃一口再走?”
朱氏喜形于色,道:“一大早的,除卻吃早飯,還有啥好急的?皇帝還不差餓兵哩!”
又道:“你曉得我性子,從來不講客氣的,既有主動來邀,要是不多吃些,晚上睡覺胃里都要氣得發響!”
宋妙便道:“我原想今日做個千層紅豆卷,又有昨晚剩了湯頭,可以下個粉,只隔夜湯到底不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