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吃了半個,一不留神,就見一層正反面都裹著薄薄一層紅豆沙的軟面掉了下來,等單獨吃了這一層,只覺甚是有趣,索性便那手一層層撕著吃。
撕著吃也有撕著吃的樂趣和口感在其中。
朱氏沒有愧對她屠門虎女出身的名號,拳頭大的千層紅豆卷,一口氣吃了三個,忍不住打了個嗝,卻是嘆道:“這卷子好別致,又好吃,我娘肯定喜歡!我家幾個孩子必定也喜歡——怎么平日里不見你賣?”
宋妙就把天氣熱了,豆沙餡東西不耐放等等原因說了一遍,又道:“本也多做了些當午飯,嬸子不如帶些回去?”
朱氏猶豫了一下,才道:“成,既然這樣,你們把用著的東西都收一收,我去喊個馬車來一起拉走。”
因聽那程二娘交代小蓮看家,她一擺手,道:“看什么家,帶去那戴樓門的宅子里得了,小孩一人在家,她就是能自己吃、自己睡,當娘的誰放得下心?左右又不是去外頭干活。”
片刻后,果然叫了馬車過來,把宋妙、程二娘母女兩個,并許多廚具、炊具,用得著的配料、食材等等,一并搬上了馬車。
戴樓門的宅子后頭有個極大院子,此時停滿了拖車,車上都裝得滿滿當當,又用油布蓋著。
旁人做自己生意,宋妙本不會多看,奈何路過的時候,油布里頭的味道不住往她鼻子里鉆。
應當都是藥材。
宋妙五感甚靈,很快就辨認出來里頭有甘草、陳皮、藿香三位味道最為明顯的藥,另還有一味有點像王不留行,雖說其余離得遠的暫時還分辨不出來,她心中還是忍不住暗暗泛起了嘀咕。
此時雨水不停,再加上前一陣子京中鬧那肉脯的事,到處傳可能是時疫,叫她難免多想——這些藥正也是最常見拿來治疫病的。
聽說這一位是豪商,難道是預料到哪里要生疫病,才要去做生意?
但宋妙沒有多問。
因聽得人說朱氏的父親跟那豪客此時都不在,出去辦事了,她便也不著急拜見,而是跟著朱氏去了廚房,到處轉了一圈。
廚房很大,但是也挺空,看得出來平日里用得就不多。
院子沒有井,想用水,要不就得去河里挑水,要不就得去街尾的井里汲水——廚房中有兩口老大水缸,已經用得見了底。
幸而據此最近的河是蔡河。
京中城南有兩條河穿城而過,一條是蔡河,水質較清,另一條是汴河,水質較為渾濁。
因為汴河水臟,不便飲用,京中早早就有風聲,說衙門有意要引入蔡河的水進汴河,免得半城人為圖方便,只好喝濁水,但一直傳到現在,也沒有個進展。
宋妙兩處水源都試了,因近來雨水太多,那蔡河水也變得黃濁不少,最后只得選了那離得較遠的水井汲水。
朱氏就道:“這樣大兩口缸,你們不要自己動手,我一會叫人挑了進來。”
宋妙應了是,又開了個食材單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