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半日的雨,申時左右的時候,居然停了。
宋妙見狀,問了張廚子,得知灶臺已經用完,也不再等,掐著一眾學生下衙走回來的點開始做菜。
青蒜很香,水芹也很香,但這兩色食材味道都重,有人不喜歡前者,也有人不喜歡后者,她索性一種做法炒兩個菜,添一道湘東小炒肉。
因是快炒菜,她特地叮囑大餅看好火,今次全程大旺火,把鍋都燒得快紅了,不下油,直接空鍋去炒五花肉。
紅鍋反而不容易沾。
五花肉片切得很薄,多肥少瘦,已經接近四六開,切成只有一分厚度,簡直是一眨眼功夫,肥的部分就在鍋里變成透明顏色,滋滋地出油,瘦得部分則是立時就變了白。
與其說是猛火爆炒,不如說是半烙半炒,比起單純的炒要更焦更香,沒一會,五花肉片就全起了金黃色焦邊,再一會,兩面都已經焦黃。
此時放鹽并一點醬油把五花肉炒入味,推到一邊,又下蒜粒同豆豉去爆香。
蒜粒拍過,松而不散,保留其形,豆豉切得細碎。
這一回用的是從京中帶來的瀏陽豆豉,香味、酵味都獨有一番風味,等炒出味道,才放多多的茱萸碎同芥末籽。
很快,滿屋子的白煙就嗆辣得其余三人都往屋外躲。
到底大餅體恤宋妙,躲出去沒一會,就捂著鼻子,送進來一方濕巾子。
宋妙忍不住也好笑,一邊拿那濕巾遮著口鼻,另一只手則是盛了一碗熱水倒進去鍋里。
熱水遇得滾油,幾乎是頃刻間就滾出了乳白的湯汁。
因有醬油,又有茱萸碎同芥末籽,那湯很快就呈現出比重黃更輕一點的顏色,很濃,很香,豬肉豬油湯香,但白色又是基底。
此時湯里補一勺鹽,使得那湯偏咸,再放切片的豬腿肉,輕輕翻炒均勻,又用那湯水去“熬”。
剛一炒勻,肉都沒有變色,宋妙盛出一半,把切成段的蒜葉給撒了進去鍋里。
湯中油足,半炒半爆半熬,蒜葉將要斷生,但又還沒來得及斷生的時候,宋妙就自鍋邊下了一小勺茶油,油香剛出,立即盛了出來,洗凈鍋燒熱,把先前肉倒回去,如法炮制,又炒了一份最后下水芹菜的。
大鍋小炒,炒出來用的極大盤子裝,剛出鍋,驛卒就回來報,說一眾學生回來了。
大餅忙端了飯菜出去。
今晚回來的人格外的多,除了原本的那十來個,盧文鳴也帶著三個同組從縣里回來了。
奔波一整天,回到州衙,忙著又跟韓礪、吳公事匯報情況,眼下又走一路,他的兩條腿簡直都要不聽使喚了。
但此時一進門,正見得對面大餅捧菜出來,聞到那香味,好像有什么吊鉤把他的兩只鼻孔勾住往上釣一樣,盧文鳴先是鼻子嗅啊嗅,繼而是頭抬,再是背挺,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一個人從有氣無力,到精神奕奕的轉變。